救世堂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養育巷349號(慕家花園口),是美南監理會在蘇州創建的三個主要教堂之一,另外2座是宮巷的樂群社會堂和天賜莊(十梓街東端)的聖約翰堂。

1889年,美國監理會女佈道會金振聲牧師(女)在申衙前(今景德路中段)建“三堂”,後移長春巷,並於1924年5月由美籍韓明德牧師(女)移建於養育巷,並更名為救世堂。 1959年,因教會實行聯合禮拜而關閉。教堂主體建築內部結構被新華書店改建當倉庫,後來又出租給婚紗店,後部附屬建築被兒童醫院當作員工家屬大樓。2004年12月23日,被列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築。2010年,蘇州市基督教兩會依法將救世堂收回,同年修復後命名為慕家花園堂,至12月12日復堂。

救世堂後面的第十六中學,是於1889年由金振聲牧師(女)創辦的教會學校,原名“長春學堂”,後更名為“英華女中”,1960年更名為“蘇州市第二初級中學”,1971年改名為“蘇州市第十六中學”。根據1959年前在救世堂禮拜的信徒回憶,救世堂門前原本有一大院,院內有附房,院子中央有一顆很大的塔松,教堂入口處有放置五排座位的二層閣樓,南北兩側有樓梯可上下,堂內為拱形圓頂結構,牧師在台上講道時,餘音繞梁,不絕於耳,當時由湯模牧師和周瞬華傳道(女)牧會。

教堂群佔地2538.67平方米,建築面積2257.49平方米。現存救世堂其實是三幢民國時期翻建的建築群。東側沿養育巷路的是禮拜堂,西側兩座兩層樓高的歇山式屋頂建築是早期的牧師樓,現已改為民居,整個教堂建築群呈倒“L”型佈置,並在牧師樓南側圍成一個小院子。禮拜堂的北側、南側現已為民居樓,西側與牧師樓之間的空隙,也被加蓋出來一間房。經過時間的推移,整個建築群只有東側沿著市政道路有出口,其他三面則被其他所建築包圍。

救世堂的平面呈矩形佈置,平面佈局構成簡單,四面牆體採用紅磚混砌,內部設置了鋼筋混凝土柱用於支撐二層樓板。教堂東側為主入口,並設置了三個大門,中間的大、兩側的小,入口處設有屏風,再往後便是大廳,內設數排座椅,南、北兩側分別設有兩個疏散門主要功能用於禮拜、聚會等大型活動。大廳西側盡頭是聖壇和講台,講台南側開設小門,通往室外,北側有一個設備用房。首層入口處北側有直通二樓的樓梯,二樓由走廊分開成南北兩側的辦公用房,西側端頭有樓梯能直通室外。

教堂坐東朝西,東側入口為混合結構建築,紅磚一順一丁式扁砌外牆,歇山式屋頂四坡落水,紅平瓦覆蓋。東牆頂部樹立十字架。教堂的室內也十分簡潔,牆面和天花板都採用純白色塗料進行簡單的粉刷,一層進門就是一個禮拜堂,二層房間主要是辦公和一些小的輔助房間。

救世堂的歷史可追溯至1889年,最初設在申衙前,1924年遷移到養育巷。牆角基石上書寫「前有禮堂,已逾廿稔,不敷應用,更謀推廣,購地鳩工,斯堂乃成」及「監理公會、救世堂、民國十三年五月」字樣。

朝南一面碑上寫著:
前有禮堂,已逾廿稔。
不敷應用,更謀推廣。
購地鳩工,斯堂乃成。

蘇州聖約翰堂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十梓街18號(東端),蘇州大學本部(原東吳大學校園)西校門外,為​​美南監理會在蘇州創建的第一座教堂(另外2座是宮巷的樂群社會堂和養育巷的救世堂)。

簡介

聖約翰堂是國內絕無僅有的一座通體由禦窯金磚打造而成的宗教建築,自1915年建成至今已逾百年。該堂是基督教傳入蘇州後建造的第一所教堂,始建於1881年(清光緒七年),由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潘慎文(Alvin Pierson Parker)在天賜莊(意為上帝所賜的地方)建造,首堂(East Soochow Methodist Church)名為“耶穌堂”,有400個座位。由美國肯塔基州的Buffington先生捐款修建,為感謝他的夫人,所以將首堂命名為Nicolas Chapel(尼古拉斯耶穌堂)。來堂的信徒也基本上都是博習書院(東吳大學前身)的學生。 「首堂」1881年的紀念石碑,至今保留在聖約翰堂。

Missionary Voice《傳教士之音》收錄了一則特別溫暖的修建故事。建造聖約翰堂的工人是一位基督徒,是在修建東吳大學孫堂(即孫樂文堂Anderson Hall)時受洗入教的。而建造聖約翰堂時,他不收一分錢,而且還用自己的積蓄來支持建設。他微笑著說過多次,“天父無時無刻不在幫助我,因為在我工作的2個月中,除了周日和晚上下雨,每天都是晴空萬裡呀!”

20世紀初,蘇州的基督徒人數增加,到1915年,中華監理公會(M.E.C.S. China Mission)收到密蘇裡州聖路易斯聖約翰堂的專案捐款13,000美金,用於興建新禮拜堂。在文乃史(W. Nance)給母會的信件中,他提到有六家建築工作室的方案入選,但是就算是選擇了價格最低的方案,捐款也只能剛剛好。 ‍‍‍‍‍‍根據文乃史的記錄,Algar & Co(Algar & Beesley)愛爾德和畢士來建築行是聖約翰堂的設計者。這所在上海註冊的英國建築洋行,當時在中國也是非常有名。他們設計過安妮女王風格的圓明園公寓,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大樓,以及李鴻章在上海的私邸-即張愛玲故居。監理會拆除了首堂,新建了一座建築面積1855平方米,有800座位的西式教堂。教堂易名「聖約翰堂」,以紀念捐款協助建堂的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的聖約翰堂。聖約翰堂的設計者是美國人約翰.M.慕爾博士,與天賜莊聖約翰堂建築風格一致、面積大小一樣的目前還有兩座,一座在美國聖路易斯,一座在日本神戶。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博士的祖父李仲覃牧師(1870-1941)為該堂的首任華人主任牧師(教區長),毛吟槎、江長川、朱味腴、楊鏡秋等牧師亦相繼在該堂事奉。

李仲覃,1870年生於蘇州,原名李應積,字仲覃,自小受洗,夫人蔣氏出自常熟望族。16歲在美國監理會潘慎文牧師處接受堅振禮加入監理會。他二十歲從博習書院畢業後接受了專業的神學培訓,並潛心研究英文、希伯來文和希臘文,專注於傳道工作。三十三歲被任命為監理會蘇州東牧區主任傳道。四十歲委任為監理會蘇州教區長,是華人被委任此職的第一人。 1915年,蘇州監理會首堂(又稱耶穌教堂,建於1881年)拆除,新建聖約翰堂,李仲覃是聖約翰堂首位華人主任牧師。李仲覃牧師於1941年逝世,享年72歲。聖約翰堂內有《李仲覃牧師紀念碑》,碑文簡述其生平:「三十求真,四十闡述真,五十悟真,七十又二而歸真,真人真人,典型常存」。

李仲覃的父親李子義牧師,生於1844年,清江蘇南匯縣人,是監理公會在蘇傳教中第一名歸信者,1869年受洗成為蘇州美監理會第一代信徒,也是美國監理會在蘇州培養的第一位華人傳道。李仲覃是他的次子,早年跟隨藍柏(James Lambuth)傳教士來到蘇州,在蘇州傳道數十年,並在周邊宣教,1904年逝世。 ‍‍‍‍‍‍‍‍‍‍‍‍‍‍‍‍後人評價李子義牧師:「李牧子義,江蘇南匯人,秉性坦白,胸無城府,升台講道,誠懇動人。峰做學生時,聽他講經說,餘所講的,要你們實行,你們若不實行,餘下次再要講這個題目,好像約翰年老時,常勸人說,你們要彼此相愛一樣。

李仲覃牧師1889年畢業於博習書院(Buffington Institute),畢業之後,得到宮巷書院孫樂文(D.L.Anderson)校長的敬禮兼留教士。他與長兄李伯蓮(L.G.Lea)一起,教授國學,數學,科學和神學。在1907年的傳教士百年大會中被選為總幹事,當時600餘名全國各地基督教各宗派領袖齊聚上海,教會仍由外國傳教士把持,參加傳教士百年大會的中國人仍寥寥無幾。之後於1910年李仲覃擔任聖約翰堂的首任華人主任牧師,是蘇州連環司職務(即後來的教區長),作為聖約翰堂的第一位華人主任牧師,他嘔心瀝血打造教會的根基;1923年在陸軍監獄佈道,42名犯人受洗。除傳教業務之外,身為蘇州教區長,李仲覃也參與蘇州教會醫院的管理。由於蘇州博習醫院的成功,1918年,江蘇武進縣(現常州市)士紳請求與蘇州監理會合建武進醫院。博習醫院派美籍醫生芮真儒前往,代表蘇州監理會擔任該院董事。這是常州市的第一所西立醫院,李仲覃是常州市現代醫學的創始人之一。 1920年,李仲覃由來訪的美國監理會會督推薦,以“最有能力的佈道者和年議會最有影響力的成員”,被美國弗吉尼亞州監理會創辦的倫道夫-梅肯學院(Randolph- Macon College)授予神學博士學位。他是第一位被授予此榮譽的華人牧師。

歷史發展

自從鴉片戰爭爆發和中外條約簽訂後,基督教漸漸從上海傳入蘇州。西教士大都從華俗,用漢名,學中文,先在荒僻處租屋,漸向鬧市發展,同時也往鄉村傳教。其宣教工作注重興辦科教文衛,力促民生慈善和社會公義,如興辦學校、醫院、孤兒院,反吸食鴉片,反婦女纏足,救濟扶助貧弱等,從而廣泛傳播現代文明,推動社會進步,促進蘇州近現代化進程。

1881年(清光緒七年),美國監理會宣教士藍柏、潘慎文博士在蘇州天賜莊折桂橋畔購得地建堂,起名“首堂”,可容400人同時聚會,此為聖約翰堂前身。首堂於1882年1月8日獻堂;此前1877年,藍柏之子藍華德在天賜莊租三間民房,開設中西醫院,即博習醫院,蘇大附一院之前身。 1882年藍柏的女婿柏樂文醫生到天賜莊同藍華德醫生辦理博習醫院醫務,兼佐聖約翰堂佈道工作。 1889年,美國監理會女傳教士金振聲在申衙前(今景德路中段)建「二堂」(救世堂前身),1891年美藉傳教士韓明德在宮巷與蓮目巷口搭棚佈道,是為「三堂」(樂群社會堂即宮巷堂前身),

1915年(民國四年),因信徒倍增,監理會拆除首堂,新建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教堂,建築面積1855平方米,可容納800多人同時禮拜,當時是蘇州十大建築之一。同一圖紙、同一結構的聖約翰堂全世界有三處,一所在美國聖路易斯,一所在日本神戶,還有一所即蘇州聖約翰堂,由美國人約翰·慕爾(Dr.John.M.Moore)博士精心設計,在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市的聖約翰堂幫助下建成。為了紀念衛理公會的創始人約翰衛斯理,堂命名為聖約翰堂。

20世紀初,教會本土化和自立運動興起。李仲覃牧師(1870年—1936年),1910年任蘇州教區教區長,是中國第一個華人教區長,兼任首堂主任牧師。 1915年聖約翰堂建成後,李仲覃為聖約翰堂首任主任牧師,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博士即為李牧師之孫,兒時曾在此生活過一段時間。 1920年李仲覃牧師調任上海景林堂(今景靈堂)主任牧師,並擔任美南監理會百年大會總幹事。現聖約翰堂內有《李仲覃牧師紀念碑》,記述其生平大略。 1924年發行《福音光》雜誌,先後以毛吟槎、程小青為編輯主任。 1925年,聖約翰堂辦“益德社”,於濂溪坊內設夜校,有絲竹、京劇、衛生等組,該社1934年遷至五卅路口,不久撤併。抗戰勝利後,1946年,楊鏡秋來聖約翰堂任主任牧師兼任蘇州教區長,至1950年代初期。毛吟榿、江長川、朱味膄等老牧師亦相繼在該堂侍奉。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外籍傳教士撤離,並斷絕經濟聯繫,聖約翰堂由中國教牧人員管理,走上三自革新道路。 1951年起,蘇州教會事業陸續改為公辦,除堂內宗教活動外,教會不再辦其他事業。 1955年,蘇州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成立。1958年,蘇州宗教界參加社會主義教育學習班,隨後掀起一場「獻廟、獻堂、獻產」的運動,聖約翰堂等多處教會房屋都屬「包經租」範圍,於是1959年起,由房產局代租給蘇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院方曾在堂內辦護士培訓班、護士學校,後作為醫院禮堂,以後又改為民居。

改革開放後,各地教會陸續恢復活動。 1994年7月16日,經蘇州市政府批示同意,聖約翰堂房產歸還教會。因年久失修,堂內木結構已腐爛,地板被蛀空,樓梯斷裂,大堂屋頂也全部坍塌,遂進行了重修復原工程。

在修復工程籌備期間,得到政府撥款,信徒奉獻並得李仲覃牧師的外孫楊麟先生慷慨相助。 1996年10月,聖約翰堂開始修復教堂工程,歷時十五月,於1998年5月竣工。教堂恢復原容,莊嚴肅穆,聖約翰堂歷經百年滄桑,煥發新生。 1999年,聖約翰堂成為蘇州市基督教兩會辦公所在地,同時擔任江蘇省基督教蘇南義工培訓中心。 1998至2000年間,江蘇省基督教蘇南義工培訓中心在聖約翰堂共開辦了四期義工培訓班,累計171名學員參加。分別來自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揚州、泰州、南通等蘇南、蘇中的八大市教會。其中有不少學員現已成為各地教會的骨幹力量,有的還成為各地基督教團體和堂點的負責人。

2003年聖約翰堂獲準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同年,宮巷堂因教堂房屋大修,宮巷堂的所有宗教活動搬至聖約翰堂。 2005年10月,宮巷堂大修完成,宮巷回堂遷。2005年11月6日,聖約翰堂正式複堂。2007年成立第一屆堂務管理委員會,信徒數量逐年增加,聖約翰堂於2009年實施小組化牧養,依信徒年齡劃分常青、中年及青年三大牧區,依功能設有聖禮崇拜部、牧養關懷部、迎新培訓部、文字活動部、行政後勤部等部門,並有各類團契各式小組40多個,活躍近200位參與各種義工服事的弟兄姊妹。2020年6月,聖約翰堂再次大修,歷時六個月,於當年平安夜回遷,弟兄姊妹在大廳慶祝主耶穌的降生。

國內外基督教界紛紛前來訪問交流,並參觀教堂。來訪的有英國前坎特伯雷大主教倫西博士,世界基督教聯會總幹事,以及香港基督教宣教同工聯合會、美國弗吉尼亞教會、美國衛斯理神學院、韓國基督教教會協議會、美國聯合衛理公會「和平之旅」青年訪問團、美國舊金山神學院、美國庫克基督教出版集團、加拿大Knox College、美國聖經公會、台灣基督教協會、香港華人基督教聯合會等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基督教訪問團。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政道博士曾三度來聖約翰堂,其家族成員也多次來訪。聖約翰堂修復以前,李政道博士即來到過這裡。其後,2000年6月19日和2005年10月18日,李政道博士先後兩次訪問並參觀了聖約翰堂。第二次來聖約翰堂時,李政道博士充滿深情地說,他這次來是故地重遊。他向同行的兒孫一字一句地誦讀保存在聖約翰堂內的《紀念李仲覃牧師碑》碑文,並自己用英語翻譯。他向晚輩介紹說,這是你們的祖輩工作、住過的地方。李博士對蘇州修復祖父任職過的聖約翰堂表示十分感激。


歷史人物

潘慎文(英文:Alvin Pierson Parker,1850年-1924年),美國監理會在華傳教士。

1850年8月,潘慎文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因家庭經濟拮据,大學未畢業即去工作。 1875年被監工會派往中國傳教,先在上海幫助藍柏傳教,同時學習中文,隔年到蘇州。 1879年,他接手了曹子實辦的走讀學校,將其遷至天賜莊,改為寄宿制,命名存養書院,培訓華人牧師,自任監院(校長)。 1881年,潘慎文在天賜莊折桂橋弄口建起監理會在蘇州的第一座教堂,稱為首堂,有400個座位,後又添建一段,增加了200個座位。民國初年拆除了首堂,改建為蘇州聖約翰堂。 1884年,潘慎文擴大存養書院校址,提升程度,更名博習書院。 1896年任上海中西書院院長,1906年辭職。1883年,潘慎文夫人也在天賜莊創辦了蘇州第一所女子學校— 冠英女塾。

毛吟槎(1891~1992年) 蘇州勝浦鎮北里村人,於1923年任聖約翰堂牧師,協助主任牧師李仲覃。 1924年任監理會年議會辦《福音光》刊物(一說:聖約翰堂主辦)主編。 1925年,毛吟槎在聖約翰堂辦的社交組織「益德會」任職,當時益德會於濂溪坊內設夜校,有絲竹、京劇、衛生等組,該社1934年遷至五卅路口,不久撤並。任職期間,他支持鐵機紡織工人反對資本家剋扣工人工資的罷工鬥爭獲得勝利,又動員工人捐錢支持「五卅」慘案中上海的死難工人家屬。1936年3月6日,毛吟槎與馮玉祥將軍組成“抗日戰爭基督徒全國聯合會”,馮玉祥將軍當選為會長,毛吟槎當選為副總幹事,在後方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作為監造會5代表之一,毛吟槎到南京參加美以美會選舉會督的盛典。毛牧師親身經歷了齊盧戰爭、五卅運動、抗日戰爭、三自愛國運動的發起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
創立蘇州第一所工人俱樂部「友誼社「與馮玉祥將軍組成「抗日戰爭基督徒全國聯合會」曾擔任抗日戰爭基督徒全國聯合會昆明分會總幹事,與馮玉祥將軍共建「敬善中學」。

江長川(1884—1958年) 衛理公會在中國最早按立的一批華人會督之一,中國上海人,曾為蔣介石施洗。 1920-1923年擔任蘇州聖約翰堂牧師。1922年召開基督教全國大會,成立中華全國基督教協進會,江長川當選為副會長。會址設在上海。 1923-1931年任上海崑山路景林堂牧師。1927年,受到北伐戰爭的影響,東吳大學中國學生熱烈地投入“收回教育權運動”,美籍校長辭職。 7月,組成以江長川為會長的董事會,向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即中央大學)呈請註冊立案(當時仿效法國實行大學區制)。 1954年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成立時,江長川任副主席。 1958年在上海病逝。

楊鏡秋、朱味腴-詩歌牧師
楊鏡秋(1897-1984年)江蘇常州人,1946年,任蘇州聖約翰堂牧師,兼任蘇州教區教區長、蘇州市基督教聯合禮拜籌委會副主席等職。楊牧師神學造詣豐厚,對中國傳統文化也充滿熱愛,常用古典詩詞的創作讚美詩。 「明星燦爛夜未央,伯利恆城在睡鄉,野外牧人見異象,天上皎然發大光」…這首內海內外華人基督徒廣為傳唱的聖誕詩歌《明星燦爛歌》正是楊鏡秋牧師的代表作品,收錄在《讚美詩(新編)》中,同時收錄的還有他創作的《浪子回頭歌》和《受難聖言歌》。
朱味腴(1890—1986年)江蘇無錫人,先後在無錫、宜興、蘇州、上海、湖州、太倉、常熟等地宣揚福音,也曾擔任太倉、常州兩教區的教區長。其所作讚美詩《聖夜靜歌》收錄在《讚美詩(新編)》中。

建築介紹

聖約翰堂院內建築主要有教堂一棟三樓、教師大樓一棟等。
左右2處側樓比肩參差而立,拱衛著中間主體的哥德式樓層,中樓層上下2排是整齊對開的拱形飄窗;一扇門簷內嵌篆刻古體「聖約翰堂」四個大字,落款民國四年。
沿街為教堂南立面。鐘樓立面的實體牆部分有局部外凸的實體牆造型。南立面中段有突出立面的山牆面,開設外觀為通高兩層的半圓券玻璃花窗,內部又以尖券將其一分為二。
教堂正面青磚採用一順一丁的方式砌築,白色勾縫。中部主入口大門上方裝飾三角形門楣,中書「聖約翰堂」;兩側為對稱的長方形窗,二三層中部為四連半圓拱形窗,三最頂端為三角形山牆。
西側的鐘樓是教堂的最高點,約19.7m。
由主入口進入教堂,正中四扇玻璃花窗,門廳中央懸掛著由硃砂著色的木匾,上書「元始有道」、「本堂益賽會仝人謹立」字樣(益賽會:又稱青年益賽會)。匾額下方的彩色玻璃窗呈現出聖經中創世紀故事。首層高3.9m,兩側有對稱半圓拱門,可進入小聚會廳,大廳整潔有序,辦公室、閱覽室、接待室、詩班練唱室分列在廳堂左右,各盡其用。大廳兩側牆上陳列著教會歷史簡介。大廳中央是一小型聖台,下設長條座椅數排;聖台後方是會議室,呈長方形,四面牆上陳列著的是聖約翰堂信們自己書寫的各類書畫作品。
教堂在功能上由兩部分組成:西側的垂直樓梯間及東側的主廳及附屬房間。平面採用巴西利卡式,東西長32.7m,南北寬19. 2m。
主廳位於二層,為兩層高空間,可同時容納200餘人。正對面是聖壇,後面兩排座椅內八字形,聖壇以「半圍合」形式佈置。排椅架空下部的空間為辦公室、設備間。教堂頂部分別有兩種不同的結構形式:西側樓梯間採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樓板平屋頂,東側主廳部分為鋼結構屋頂。
樓梯轉角處另有嵌入牆體的紀念碑文與落地窗垂直而立。二樓門廳內,朝西窗上的彩玻呈十字形,每每夕陽西下,門廳的地面就會恰如其分的捕捉到彩色的光影,像一抹彩虹投射在湖面。

英文姓名中文姓名出生逝世到达中国驻扎地点
Alvin Pierson Parker潘慎文1850年8月1924年1875年苏州
Walter Russell Lambuth蓝华德1854年11月10日1921年9月26日1877年苏州
W. H. Park柏乐文1858年10月27日1927年12月14日1882年12月2日苏州
D.L.Anderson孙乐文1850年2月1911年1882年12月2日苏州
Virginia M.Atkinson金振声1861年11月8日1941年12月12日1884年10月18日苏州
J. W. Cline葛赉恩苏州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十梓街188號
博習醫院(Soochow Hospital)是美國南方監理會在中國蘇州創辦的一所西醫醫院。

歷史


美國南方監理會自1848年開始派遣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士,傳教區則集中在上海、蘇州、常州、湖州一帶。

1882年5月20日,美國監理會派遣2位剛從美國醫學院畢業的醫療傳教士-柏樂文(William Hector Park,1858年-1927年)和藍華德(Walter Russell Lambuth)從紐約出發,取道英國,12月2日在上海登陸,12月17日抵達蘇州。 [1]

藍華德與柏樂文到蘇州後,也就是在蘇州城東部的天賜莊買了7畝墓地,在原有診所的基礎上創辦了博習醫院。 1883年4月8日,醫院動土起建,11月8日,博習醫院正式開幕。建成中式平屋8幢,分別作為門診室,內、外科病房,手術室、戒菸室、宿舍、洗衣房及廚房。當時設病床30張。據監理會刊物稱這是中國內地(不包括通商口岸)最早的一所正式西醫醫院[2]。儘管當時中國社會對於西醫尚難以接受,由於柏樂文善於交往,為人謙和,不久就獲得當地人士的信任,在開辦的第一年的門診量即達到7,600人次,他自己也獲得“柏好人”的美譽。

1884年,柏樂文回美國繼續深造。 1885年,藍華德被監工會派往日本傳教。 1886年,柏樂文完成學業重返蘇州,擔任博習醫院院長職務,直到1927年退休回美。

柏樂文在蘇州博習醫院,將許多西方最新發明的技術,例如消毒法、麻醉術、x光機等介紹到中國,蘇州博習醫院是中國最早使用X光機的醫院[1][3 ]。

1888年,柏樂文又創辦了一個醫學班培養學生,當1901年3月,監理會在蘇州天賜莊創建東吳大學後,該醫學班在1904年歸併東吳大學,籌建醫學院。

1920年,柏樂文利用監事會、洛克斐勒基金會及地方捐款的20萬銀元,拆除博習醫院原有中式平房,興建1幢3層半住院大樓及1幢2層門診大樓,擁有100張床位。建築工程於1922年春落成,是當時中國相當先進的一所西醫醫院,被美國外科專家評價為「如此醫院全中國僅三、四處而已。」。

1927年春,柏樂文退休返回美國,同年12月14日逝世。他的骨灰被運回蘇州,安葬於葑門外安樂園。

1939年,監理會與美以美會合併,改稱為基督教衛理公會,1941年,監理會中國傳道區也改為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的華東年議會,博習醫院的隸屬關係也隨之改變。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美籍人員均被關進集中營,醫院停辦。

1951年,蘇州博習醫院被蘇南人民行署衛生處接管,1954年6月更名為蘇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1957年,成為蘇州醫學院附設醫院。 1970年代,醫院西遷,舊址改辦蘇州衛生學校。 1988年,又分出蘇州醫學院附設第二醫院。 2000年,隨著蘇州醫學院與蘇州大學合併,又改名為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現分為兩個院區,舊院區位於十梓街188號;新院區位於蘇州市平海路899號,2015年8月28日啟用。

設計圖

博習醫院第一個年度報告(1883)概覽


醫院年報,顧名思義,一年之醫院綜合報告,類似今日之年鑑,它不僅忠實記錄著醫院發展的前行軌跡,而且蘊含著眾多醫學特質的文化元素。往往年報一冊在手,各項工作盡收眼底,各項數據、明細收支,則一目了然。

在建院130週年之際,為了收集和整理醫院發展史,2013年10月21日,我們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協和神學院伯克圖書館文獻特藏室裡,翻拍了一本講述光緒九年( 1883)創立博習醫院(今蘇州大學附設第一醫院-下同)詳細經過的年報-《Annual Report of the Soochow Hospital, The First (1883)》(《博習醫院第一個年度報告〈1883〉)。由於年代久遠、動盪變遷,年報流失;在國內無存的情況下,這份博習醫院創建之初的第一本英文版年報,又因無中文版,其史料價值彌足珍貴(圖1、 2、3)。

圖1.《博習醫院第一年度報告》封面影印件
圖2、《博習醫院第一年度報告》影印件
圖3、《博習醫院第一年度報告》影印件

英文版《博習醫院第一個年度報告〈1883〉》,由美國長老教會差會1884年上海出版,除封面、封底、醫院平面圖插頁外,正文共計34頁。

醫院年報記錄時段為1883年1月至12月。即藍華德博士和柏樂文博士於1882年11月2日返華抵滬稍事停留後,當月20日他們到達蘇州。在籌建醫院的同時先開診所,並於1883年1月9日開始營業。醫院告竣後,則於同年11月8日正式向民眾開放。

醫院年報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從監理會醫療工作之發軔、博習醫院創建背景、開辦緣起、募捐籌款,基本建設、奠基開業、醫療工作、傳遞福音等方面均有詳盡概述。天氣環境與公共衛生相關聯,也引起他們的關注,醫院年報在封三還刊登了由傳教士潘慎文觀測記錄的蘇州氣象摘要(1883年6月-12月)。

紙墨無言無語,文字閱讀有聲。透過概覽醫院年報,使我們穿越時光隧道,觸摸認知博習醫院開啟前後情景。

美國南方監理公會在華奠基,是以上海為根據點,蘇州為大本營,松江、湖州(吳興)、常州(武進)等地為發展區。其醫藥事業於1848年4月開始,由美籍宣教士戴樂(Charles Taylor,M.D.)醫生夫婦及美籍宣教士秦右牧師(B.Jenkins,M.D.)夫婦發端於上海,持續五年之久;1854年雷大衛(D.C.Kelley, M.D.)醫生兼牧師接續戴醫生的工作,繼續醫藥事業,但不久就因病中斷,雷醫生返回美國。

1859年,美國傳教士藍柏(James William Lambuth)來蘇州發展,當地“風氣未開,收效甚微”,只能無果而返。相隔10年後,1869年,藍柏再次到蘇州,在天師莊(即現今天賜莊)一帶開展佈道和行醫工作。藍柏等在天賜莊初立根基後,教會又派藍柏長子藍華德(W.R.Lambuth,M.D.)到蘇州輔佐其父工作。

1877年,美國宣教士藍華德醫師來華重新開始,在南翔、蘇州一帶繼續醫藥事業,試驗各種醫療傳教方式,並在蘇州城東天賜莊(原名天師莊)租賃三間民房,創辦了一個診症所,提名為“中西醫院”,即將來之博習醫院。

在試辦三年的基礎上,美國監理公會確定在蘇州開設醫院。 1880年,美國宣教士藍華德醫師奉命回美國研習醫院建築與管理,計畫在蘇州設立更完美醫院。 1882年11月2日,藍華德攜其妹夫柏樂文(William Hector Park,M.D.)同返蘇州,著手籌建博習醫院。

1883年初,柏樂文獲得教會和蘇州地方人士捐款一萬美金,即以一千美金在天賜莊購得民田七畝,同年3月15日,破土建院。 4月12日李德(C.F. Reid)牧師奠基,並埋下第一塊基石(房角石)。當日柏樂文演講,論述了西方內科和外科學之本質、方法和演進。眾多的中外嘉賓參與。奠基之時,基石(房角石)內存放了許多文件,計有:《吳語新約》《1882監理公會規章》《1882年12月8-13日召開的中國差會年議會會議記錄》《醫院平面圖》《1883年第一季醫療工作報告》 《戒菸所認捐名單》《病床認捐名單》《上海同仁醫院第十四年度年報》《蘇州傳教士名單》《中國、日本和暹羅傳教士名單》《字林西報》《禁酒聯盟》 《東方之星》《萬國公報》《申報》《中國聖書會年曆》等等。

歷時半年之餘,醫院告竣,為莊園式建築,由藍華德傳教士精心設計。潔白的山牆上題寫「博習醫院」(英文名Soochow Hospital)院名。醫院總造價為一萬美元(圖4、5)。

圖4、1883年博習醫院效果圖
圖5、1883年博習醫院平面圖

博習醫院位置在緊靠東城牆內的一塊空地上,建築物坐落在葑門與東門和方塔中間。庭院七畝或一英畝有餘。三分之二的地方是內科和外科,剩下的三分之一預留給戒菸所,講堂等。建築計劃十一座。已建成八座,即:前區,中區,三處病房,手術室,廚房和洗衣房,以及為戶外科主任預備的住處,此外還有幾間茅房。平面圖的大致輪廓是長方形,前部約175英尺寬,靠近街道;尾部大約有同樣寬度,緊鄰這塊地後面或北部的河道。前後距離超過200英尺。長方形前部或南端,有前區或行政廳,及戶外科主任住處。而長方形的邊,由三個病房組成,兩處內科病房在西,一處外科病房在東。第二處外科病房待建。

博習醫院佈局合理,有平屋八幢,其中一幢為門診(門診中設有會客室,用以招待頭等病人);三幢為內、外科病房,一幢為割症室(即手術室);其餘三幢為宿舍、洗衣、廚房(廚房設備可供50個病人用膳)等輔助用房。房屋採用江南民居常見的人字形雙坡屋面,覆蓋以小黛瓦;山牆圖飾精美,每幢均以走廊相連,四周築有圍牆。

博習醫院地理位置甚佳,位於姑蘇城東南隅天賜莊東首,南面臨天賜莊大街,東至小弄(今蘇州大學校址),北靠小河(今百獅子橋居民住宅),西與聖約翰教堂(1881年建)毗鄰。由於醫院東臨護城河,北靠百獅子橋小河,西近望星橋、壽星橋、官太尉河,故水上交通尤為便利,病家的船隻可直抵醫院所在地—天賜莊。

1883年11月8日,博習醫院舉行隆重開幕典禮,牧師們在開幕典禮上宣讀了聖經經文、唱詩禱告;藍華德醫生介紹了醫院的規劃和費用等;中外嘉賓享用了為此盛典預備的美味點心,參觀了醫院各個科室。博習醫院設施之完備、安排之周全,為許多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習醫院開幕盛典,也引起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申報》、《字林西報》等作了相應的新聞報道。

1883年11月13日《字林西報》

博習醫院一切院務,由美籍宣教士藍華德醫生、美籍宣教士柏樂文醫生、中國人曹子實醫生共同主持院務,並有幾位國人襄助工作(圖6、7、8) 。當時門診有大小號之分,大號由柏樂文醫師自診,號金為小號的二倍,另外還有出診。住院部開設病床30張,分為頭等、二等、三等三個級別,收費標準因等級而異。病房的三分之二收治內、外科病人,三分之一為戒菸所及講堂。當時醫院設備極為簡陋,僅有內、外、婦產科的一般醫療器械,有些手術器械只能以木匠工具代替,屋內點煤油燈照明。

圖6、藍華德醫生(1854-1921)美國監理公會宣教士,博習醫院創始人
圖7、柏樂文醫生(1858年-1927年),美國監理會醫學宣教士,博習醫院的創辦人、首任院長
圖8、曹子實醫生(1847-1902),浙江嘉興秀水人,東吳大學創辦人之一,1885年執掌博習醫院院務

博習醫院兩位美籍醫生-藍華德、柏樂文,雖然運用西方最新醫技和用藥新方法,但是一開始並不被中國人所接受,尤其在封建禮教禁錮人們觀念的時代,再加上姑蘇吳門醫派鼎盛,人們對西醫自然抱持懷疑態度,盲從反對者甚眾。中醫視疾,以搭脈為首要,西醫則查驗精細,如令患病之男子露胸坦腹,已是難堪。如遇婦女,則羞怯而憤怒。但藍華德與柏樂文為人謙和、醫技精湛,隨著一年來的行醫成效,其醫術已深得蘇州人的信任。博習醫院第一年的門診量為7,678人(次),住院病人為125人次。

博習醫院,不僅是江蘇省歷史上第一個正規化、專業化、綜合性的西醫醫院,而且是見證了百年來西方醫學在中國發展和演變的歷程,據《中華監理公會年議會五十週年紀念刊》記載:當時,外國各教會“在華設立之施診所頗多,正式醫院則僅設於沿海四端口耳。自上海至北京二千餘里之內地,止無一正式醫院”,博習醫院之創設「實為嚆矢」。

溯源回眸,撫今追昔,西醫東漸,博習開啟,穿越百卅展風華;傳承博習精神的蘇大附一院人,倍感任重道遠。

From: https://www.suda.edu.cn/suda_news/sdsy/201705/7d6cf673-7292-4720-88a2-09ddcea2d216.html

門診樓
天賜莊碼頭
三層病房大樓內景,每層樓有病房若干,分不同等級,其中普通病房有60張病床
住院病人按病房等級收費,醫院的主要收入來自頭等病房和捐款。對付不起醫療費用的貧苦病人,醫院免費治療
1917年醫院完成裝備的成套的X光設備
金磚銘文
近代現狀
近代天賜莊街景

關於柏樂文 (William Hector Park, 1858 – 1927)


美國基督教監理會醫療宣教士;蘇州博習醫院創始人、院長; 參與創立東吳大學。他在蘇州從事醫療宣教45載,救治病人無數,將其大半生獻給了中國人民,對蘇州醫學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柏樂文醫師出診
博醫會年會,前排中為柏醫生

一、出生與早期經歷

柏樂文出生在美國喬治亞州加圖薩縣一個貧寒的農家,家中有11個兄弟姐妹,而他為長子。因為他們所屬的美國南方監理會很早就開始向中國派遣宣教士,所以柏樂文在9歲時就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個宣教士,前往中國宣教。1877年,柏樂文進入艾默里大學,而後又先後進入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范德比爾特大學的醫學系和紐約大學的表維醫學院(Bellevue)學習醫學。最後於1881年又在愛丁堡大學和皇家學院倫敦眼科完成專科研究工作。

二、首次來華

完成學業之後,柏樂文受美國監理會差遣,於1882年5月20日和藍華德(Walter Russell Lambuth)一道從紐約出發前往中國作醫療傳教士。與他們同船的,還有與柏樂文一樣出身於喬治亞州的孫樂文(David Laurence Anderson)。他們取道英國,於12月2日在上海登陸,12月17日到達蘇州。不久,柏樂文與藍華德從教會和當地人士中籌募一萬美元款項,以作興建醫院之費用。

三、柏樂文與博習醫院

與柏樂文結下不解之緣的,就是博習醫院。在他近七十歲的生命中,有四十五年的時光都在蘇州度過,其中大部分時間服務於博習醫院。

1883年,柏樂文和藍華德在蘇州城東部的天賜莊購買了七畝墓地,興建起博習醫院。之所以選址在天賜莊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因為在天賜莊比較容易購地,另一個原因是該地靠近監理會的其他教會工場。

初期的博習醫院由八幢中式平房建成,分別作為門診室、內外科病房、手術室、戒煙室、宿舍、洗衣房及廚房,並且設有三十張病床。雖然醫院內的設施未盡完善,但已是一所綜合性的醫院。單是第一年就診者即達七千六百人次,住院者一百二十五人次。當時教會在中國的醫療以開辦診所的形式較多,開辦醫院的僅四個通商口岸有之。有記錄指出“自上海至北京二千余里之內地,尚無一家正式醫院”。而據監理會的刊物指出,博習醫院是中國內地最早的一所正式西醫醫院。後來,博習醫院在不斷擴充完善之下,其名聲更傳至蘇州以外的地區。在1883至1909年間,博習醫院培育了七屆學生共三十多人,他們在醫學和教育方面都做出相當的貢獻。

柏樂文在博習醫院引進了許多當時在西方最新發明的技術,如消毒法、麻醉術、X光機等,而其中的X光技術是在中國眾醫院中最早使用的。

1884年,柏樂文回到美國繼續深造。在1886年完成學業後,柏樂文重返蘇州,擔任博習醫院院長職務。1887年,博習醫院附屬的婦孺醫院成立,柏樂文與婦孺醫院的主診醫生合作,共同教授學生。次年,柏樂文又創辦了一個醫學班培養學生。該醫學班在東吳大學落成後,被吸納到大學體制之中,成為其中的醫學院。

1899年10月,美國監理會第十四次年議會在天賜莊舉行。會議提出了一個教育制度的改革方案,並決定在蘇州創辦一所大學作為牽頭。經過議決,他們以宮巷書院為基礎創辦了一所大學,先設文科、聖道科和醫科,該校後來成為監理會的最高學府,即東吳大學。1900年5月,監理會正式委任柏樂文、孫樂文和林樂知等七人為董事會董事,以籌劃興辦東吳大學一事。他們分工合作,柏樂文負責在蘇州與無錫等地向上流人士募捐,共籌得捐款約二萬美金。

1920年,柏樂文又以二十萬銀元的捐款,改建了博習醫院。他把原有的中式平房拆除,改建成一幢高三層半的住院大樓,和一幢高兩層的門診大樓,床位增加至一百張。整個建築工程於1922年春落成,醫院的先進被美國外科專家評價為“如此醫院全中國僅三、四處而已。”

四、軼事和評價

柏樂文堅決地反對鴉片,主張禁煙,更自籌經費設立戒煙醫局。在其所編輯的“Opinions of Over 100 Physicians on the Use of Opium in China”一書中,他揭露鴉片在中國危害的真實情況,直接抨擊英國所發出的報告。

柏樂文的醫術精湛,為眾人所稱道。有一次,一位華籍將軍在蘇州附近遭到襲擊,身中多刀,且刀傷入骨;更要命的是他的頭部也被砍至重傷,生命危在旦夕。當中醫大夫皆感愛莫能助之際,柏樂文臨危受命,最終把這位受重傷的將軍治好,將軍對他感激不盡。因其高超的醫術,清朝政府曾封他為五品官。

由於柏樂文在醫學上惠澤過不少中國人,所以當後人憶及他的行事為人之時,都是褒獎不已。而從他發起的惠寒基金與博習醫院,不只在他生前救助貧苦大眾,而在他去世以後,這些機構仍繼續了他的心志,造福了不少需要幫助的人。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為了紀念柏樂文的貢獻,在他們的新院址裡為他竪立起一座雕像。從其來華的第一年,柏樂文被蘇州百姓稱為“柏好人”,到後來民國大總統也給他親書條幅“仁心仁術”,實在證明了他不只是來到蘇州,更是“已經徹底地融入了蘇州”。

後人亦以詩辭頌揚柏樂文:“柏公品性,四德兼備;和藹、勇敢、樂天,寬大而加以基督教犧牲自我,造福人群之精神……。綜公畢生在中國的事工,大都在醫藥方面。四十五年以來他救活了不下幾十萬人,挽沉診疴,病家對公具極大的信仰。據說只消他一到,病家就得安慰,垂危的人就生希望。公真是他們的快樂的天使,到處傳達歡悅的使命給貧窮的人,並且安慰困苦的人,勉勵憂傷的人。”

除了東吳大學後人的盛讚以外,與他一同來華的藍華德也對柏樂文讚賞有加,形容他在蘇州人民的心中,是最得民心的洋人。而對柏樂文無私的委身,藍華德更加肯定地說:“難怪當地人會視他為朋友和恩人。⑥”

五、婚姻家庭

1886年,柏樂文與一位宣教士的女兒Nora Kate Lambuth結婚。而這位Nora就是藍華德的妹妹。她在上海長大,回到納什維爾的Ward Seminary讀書畢業後又來上海,教育洋人子弟。柏樂文與Nora在日本神戶結婚後,雙雙回到蘇州繼續醫療宣教事業。她教導柏樂文的醫科學生英語,也活躍於女性宣教士團體之中,為推動反纏足運動不遺餘力。柏樂文和Nora有一女,名叫Margarita Mary Park。

柏樂文在中國的醫療事奉一直到退休為止。1927年回美,同年底便與世長辭,享年69歲。Nora把他的骨灰運回蘇州,安葬於葑門外安樂園。在他的墓碑上刻著“蘇州的Park博士”。而Nora則繼續留在蘇州直至1949年去世,享年86歲。

From: www.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bai-lewen

墓址在蘇州香山公墓,在教會四區拾級而上,19排3號。

關於藍華德 (Walter Russell Lambuth,1854 – 1921)


藍華德(英語:Walter Russell Lambuth,1854年11月10日—1921年9月26日)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會督、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創始人。

生平

1854年11月10日,藍華德出生於中國上海,他是美國監理會在東亞傳教士藍柏(James William Lambuth)和Mary Isabella McClellan夫婦的長子。年輕時送回美國,在田納西州和密西西比州接受教育。他的父母創立了在日本的監理會。 1875年,藍華德畢業於Emory and Henry College,後來獲得范德比爾特大學神學和醫學學位。

他被監理會按立為牧師後,1877年和妻子Daisy Kelly作為醫療傳教士返回中國,他在蘇州城東部葑門內的天賜莊開設診所。 1880年,他再度回國深造,1882年5月20日,他和柏樂文(W. H. Park )、孫樂文(D.L.Anderson)同船來華,於12月2日在上海登陸,12月17日到達蘇州。藍華德與柏樂文到蘇州後,也就是在蘇州天賜莊買了7畝墓地,在原有診所的基礎上創辦了博習醫院(Soochow Hospital)。 1883年4月8日醫院動土興建,11月8日醫院正式開幕。建成中式平屋8幢,分別作為門診室,內、外科病房,手術室、戒菸室、宿舍、洗衣房及廚房。當時設病床30張。據監理會刊物稱這是中國內地(不包括通商口岸)最早的一所正式西醫醫院。

1885年,藍華德被監工會派往日本西部創建監理會,居住在兵庫縣神戶市的神戶外國人居留地。 1889年他創立了關西學院。

他返回美國,負責監理會的全球傳教工作。 1910年藍華德成為監理會會督,派往巴西,隔年在非洲比屬剛果建立監理會,後來又在歐洲旅行,在比利時、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和西伯利亞建立監理會。 1921年,他在日本橫濱去世,骨灰安葬於上海。

田納西州傑克遜的藍華德大學(Lambuth University)係以他命名。

關於孫樂文 (David Laurence Anderson,1850 – 1911)


孫樂文(David L. Anderson,1850年2月—1911年3月16日)是美國監理會派往中國的傳教士,東吳大學首任校長(1901年-1911年)。
簡介

1850年2月,孫樂文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夏山鎮的商人家庭,畢業於維吉尼亞州的華李大學。 1882年,孫樂文被美國監理會派往中國,與柏樂文、藍華德等人從美國同船來到中國。他先在嘉定縣南翔鎮傳教,2年後調往蘇州。 1886年11月,監理會中國傳道區首屆年議會在上海舉行,孫樂文成為6名擁有表決權的傳教士之一,並被任命為蘇州連環(教區)的長老司。在孫樂文的帶領下,監工會在蘇州的佈道事業發展迅速。 1891年,監理會在蘇州城中心的宮巷建造禮拜堂樂群社會堂,孫樂文擔任該堂牧師。 1895年冬,一群年輕的中國學者受到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刺激,來到樂群社會堂,熱切地要求學習英語和西方知識,於是孫樂文興辦了宮巷中西書院(Kung Hang School),首批學生有25人,到1898年,學生已達109人。而一改以往教會學校只能招到貧苦兒童的局面,許多富裕家庭的子弟紛紛入學,學生的起點也大為提高。

1899年,監理會又策劃在蘇州創辦一所大學。 1900年春,孫樂文回美國籌備。不久,中國發生義和團事件,宮巷書院因而停辦。年底,孫樂文返回蘇州 ,他以宮巷書院為基礎,在天賜莊博習書院舊址,於1901年3月,創建了東吳大學,並出任首任校長。 1911年,孫樂文在上海逝世。今蘇州大學內有為紀念他而命名的建築的——孫堂。

孫樂文紀念碑

思杜堂,今名使徒堂,是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古城內養育巷130號的一所老教堂。

1872年,美南長老教會派遣杜步西牧師夫婦到蘇州傳道,在養育巷購地建教堂,1920年杜步西牧師去世後,杜步西太太及其子杜翰西再度來蘇州繼續工作,併翻建教堂,1925年新堂落成,為紀念杜步西牧師而命名「思杜堂」。

教堂佔地1330平方米,建築面積1016平方米,東西長18.9米,南北進深14.5米。禮拜堂為磚木結構,2層樓房,坐東朝西,西南角為方形鐘樓。樓上可容納500人集會。當時信徒多數是在盤門種客田的江陰人。

1951年,中國大陸批判崇洋媚外思想,將思杜堂更名為使徒堂。 1959年,中國基督教新教三自愛國教會實行“聯合禮拜”,使徒堂又改稱耶穌堂,它和樂群社會堂(今宮巷基督教堂)是蘇州決定保留的2座教堂。 1966年,文革開始,使徒堂被關閉,由蘇州乳膠廠佔用。

1980年4月6日復活節,使徒堂恢復禮拜,成為江蘇省文革後首先恢復開放的第一所教會。 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早期的使徒堂由前後兩個內院組成,主入口面朝西,西側小廣場用於大型集會,東側內院為牧師及家庭成員日常生活及事務開展之用。 1998年,養育巷道路拓寬工程開展,教堂西側的圍牆被拆除,場地向內縮進15m,原廣場變成道路。
主立面山牆造型簡潔,南側附鐘樓,形成不對稱格局。教堂採用青磚砌築的梅花丁清水牆,白漿勾縫為典型的蘇式做法。首層為長方形窗外窗,二樓為圓弧外窗。
教堂平面為簡化的巴西利卡式。內部共兩層,一層房間分南北向佈置,中間設置內廊連接,功能主要為唱詩班練習和小規模聚會。西南角鐘樓內部為折行三跑樓梯,可通往二樓大廳及西側的室外階梯。二層為教堂大廳。
屋頂的鋼結構採用桁架作支撐體系,桁架形式類似豪式桁架和剪刀式桁架,屋架跨度約15m。由於豪式桁架缺陷的存在,其跨距較大,下弦受拉力較大又較長,容易出現裂紋等缺陷的存在而影響其強度,同時下弦的螺栓連接屬變形較大的柔性連接,因此設計師考慮到以上問題後,將桁豪式桁架的跨度縮短,並在兩端增加斜撐鋼樑,這種類似剪刀架的桁架形式,在蘇州古城區內極為少見。桁架上垂直均勻的佈置著鋼樑,鋼樑上的PVC裝飾板包覆著屋頂面層的內部做法。這種「格構化」的鋼桁架,其強度與剛度比木樑更優越,彌補了木結構屋頂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問題。在彩色上鋼構件在表面塗上白色塗料,顯得更加輕盈,大廳在空間上顯得更加寬敞。
多元文化的西班牙建築風格,在建築細節上呈現出許多精美而簡潔的裝飾。首先,基座勒腳採用米色石材,沿著建築四周圍繞,勒腳的剖面由多種形狀組成,從立面效果上看,建築整體效果體現的更加沉穩。其次,教堂外牆採用的是青磚砌築的梅花丁花紋清水牆,白漿勾縫側則運用典型的蘇式做法—內凹窪縫,這種做法又稱“鏤活”,做工精細,手法獨特,透過這種將青磚(青色)和白漿(白色)在色彩上對比的處理方法,能將教堂整體色調體現的較為樸素。
首層外窗採用長方形窗,上下90mm寬的窗台石壓邊,二層外窗採用圓弧窗,窗上方採用的是豎向青磚和米色石材的窗楣砌築的圓拱,圓拱紋路的出現打破了整個南北立面材質韻律。

「杜步西先生紀念碑」記載:“「先生先蒞蘇設堂傳教,勸導熱心,不辭勞苦,寒暑無間,總以救主耶穌為宗旨,冀得萬民脫離罪苦,一時信徒麕集,車轍盈庭,聞風而來,不能數舉,皆先生救世之苦心,亦聖靈感動有以致之也。傳講基督教義,對中國文化、社會民生、地方習俗也頗有關注和研究,《杜步西先生紀念碑》也記述了他好學的精神和著述的豐富:「初來吳會,語言文字尚未精通,延請吳下名師宿儒,虛心考訂方言文學,上午讀書,下午講道,數十年來討論真理,雖終日話談,無少倦容……平生篤守聖教,至老弗衰,尤好著書。者如《聖道序論》、《天道講台》、《福音講台》、《救主行述》、《得救磐石》、《三教問答》、《福音千字文》、《福音講台篇十二章》、《聖經小引四章》、《舊約註釋》、《新約註釋》、《速除罌粟》,以上皆中文之書。三教》、《在中華傳道》、《姑蘇事蹟》、《韋理生行述》、《福音講台》、《除煙報告》,以上皆西文之書。”

關於杜步西


杜步西(Hampden Coit DuBose,1845年—1910年)是美南長老教會派往中國的傳教士,中國禁煙會(Anti-Opium League in China)的創辦人。

杜步西出生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畢業於哥倫比亞神學院。 1872年,他和妻子宝琳 (Pauline Elizabeth McAlpine DuBose,1850-1914)受美南長老教會派遣前往中國傳教,定居在京杭大運河畔的蘇州。

他在中國目睹鴉片造成的災難,和柏樂文等傳教士和基督教醫療工作者成立中國禁煙會[1]。杜步西擔任首任會長。 1899年,禁煙會出版了影響深遠的書籍Opinions of Over 100 Physicians on the Use of Opium in China。書中闡述了禁煙會的宗旨,陳言鴉片的危害,最終影響了公眾輿論反對這項貿易。終於,杜步西獲得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美國國會和萬國禁煙會的支持。 1906年,禁煙會取得成功,英國國會聲明鴉片貿易是「道德上沒有辯護餘地的」。杜步西徵集了一份超過1000名在華傳教士簽名的請願書,上書給光緒皇帝。皇帝下詔,逐字模仿杜步西起草的請願書,禁止鴉片的貿易和吸食。 在一封寫給美國參議員John McLaurin的信中,他呼籲美國負起對鴉片貿易的責任,因為,它和英國一同因損害中國人而獲利。

1891年,在美國被選為美南長老會大會領袖。杜步西在蘇州的傳教生涯持續了38年之久,直到1910年他在那裡去世。

年輕的杜步西帶著新婚妻子啟程,經上海、杭州,來到蘇州。初到蘇州,人地生疏。杜步西與妻子在養育巷和富郎中巷交會處租屋住下,開始了漫長的宣教生涯。夫婦倆勤勉敬業,先在蘇州城內盤門葑門開始,漸入周邊的楊家橋、橫涇、光福等鄉村傳道,再遠至太湖一帶。與蘇州人接觸一段時間後,他們開始適應蘇州生活,並學習蘇州話;還特地拜訪當地名師宿儒,虛心考訂方言文學。他們通常上午讀書,下午講道,寒暑不辭。當時在中國宣教絕非易事,杜步西曾感嘆道:「在美國用三四周時間,就可以使一個城鎮全部皈依基督,可是在中國改變一個城市的信仰則需要三四個世紀」。其艱難可想而知!在蘇州站穩腳跟,逐步打開局面後,杜步西在養育巷東側購得荒地5畝7分,興建了長老會盤門教堂,即今日“使徒堂”之前身。教堂建成後,杜步西開堂佈道,格外殷勤,不久即聲名遠播,連許多在附近種菜的人都跑來聽他講道。有記載說「一時信徒麋集,車轍盈庭」。經數年之功,杜步西等傳教士不僅在蘇州城區設立了教堂,而且還在蘇州四圍的滸關、陸墓等8個鎮設立教堂14處。隨著他們深入民間與蘇州人親密接觸,發現蘇州一帶吸食鴉片問題很嚴重。雖然林則徐禁煙運動已過30餘年,鴉片戰爭也已成往。但他依然看到鴉片流毒甚廣,遺害無窮,令人觸目驚心。因此他內心產生出一個強烈的感覺,並做出決定:我要為中國人做些什麼。於是杜步西和美國監理會宣教士、博習醫院創始人柏樂文(William Hector Park,1858-1927)等傳教士,發起成立了中國禁煙會(Anti-Opium League in China),由杜步西擔任首任會長。這是中國最早的禁煙會。杜步西也徵集了一份超過1000名在華宣教士簽名的請願書,上書給光緒皇帝。 1906年,禁煙會成功。杜步西年少時就博覽群書,累積了豐厚的知識。來華後,他從事宣教與社會關懷工作之餘,不斷充實對神學知識、中國傳統文化、社會時事的了解。他十分關注基督信仰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寫下了《在華傳道-傳福音給外邦人》、《中國的三教:儒、釋、道》、《天道講台》等書。宣統二年(1910年)陽春三月,杜步西在其居住多年的大衛巷寓所內(今倉米巷內)去世,回歸天家,享年65歲,葬於申江八仙橋公墓。杜步西在蘇宣教38年,他的慈言善行感動了無數蘇州人。他過世後,不少人自發性地紀念他。崑山儒生張祖齡為他撰寫碑文,並由匠人銘刻在碑文中。其中有云:「先生雖死,如永生也。凡我教友,當禱祝以俟之,是為記爰,銘其詞曰……巍巍先生,道參古今,……品行卓卓,塵埃不侵,振衰扶弱,華美交深渺矣,先生中外同欽。杜步西和寶琳共生育5個兒女。杜步西離世後,1914年2月,寶琳逝世,後合葬於蘇州。後來其子杜翰西(Palmer Clisby Dubose)來蘇接續他的工作。 1920年杜翰西翻建了教堂,為紀念父親杜步西,特命名為「思杜堂」。杜翰西在蘇繼續宣教,後來因病回國。



據說使徒堂還有一個創始人是費啟鴻 (George Field Fitch,1845-1923),使徒堂是美國南長老教會在蘇州設立的教會,當年作為美國長老教會在蘇州傳教的,還有美國北長老教會。長老教會是美國的一個歸正宗教派,在1789年美國革命時期成立,1861年美國長老教會因廢奴問題而分裂為南長老教會與北長老教會。南北長老教會在1867年向中國派出了傳教士。第一個傳教基地在浙江省會杭州。一開始傳教士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隻,沿著京杭大運河逐步向北擴展,後來也隨著鐵路向中國內地不斷延伸。蘇州位於大運河畔,接近杭州和上海,成為長老教會傳教工作的先行基地。美國北長老教會傳教士費啟鴻(George Field Fitch,1845-1923)夫婦1870年奉差遣來到上海,1872年和美國南長老會杜步西夫婦相繼來到蘇州,一起在蘇州傳教。他們租房子居住、佈道,不久後組織教會,並購地建起一座街道禮拜堂。費啟鴻牧師在盤門小倉口、十全街一帶傳教。當時蘇州教會還買了一艘船屋(一種可居住的船),取名為「救助之星」。他們乘坐此船,帶著藥品,教會書籍和一些小冊子,沿著縱橫交錯的河道,到遙遠而偏僻的鄉村巡迴佈道。 1899年北長老教會在齊門外大街138號創立了崇道堂。崇道堂於1924年創辦崇道小學,1952年被政府接管後改名為齊門小學。約1912-1913年,美南長老教會也在蘇州城北齊門外洋涇塘創辦蘇州福音醫院(Elizabeth Blake Hospital),是蘇州精神病院的前身。費啟鴻牧師在蘇州生活了13年,還在蘇州南園木杏橋北自建了住宅。 1885年費啟鴻被調往寧波,1888年又離開寧波調至上海,負責美華書館,主編《教務雜誌》。在費啟鴻的領導下,美華書館發展成早期上海著名的出版印刷機構。商務印書館的創辦人都與美華書館有淵源關係,而且其創辦過程也得到了費啟鴻的支持與幫助。 1923年,費啟鴻在上海逝世。享年78歲。 1928年,上海思婁堂北遷到虹口竇樂安路(今多倫路59號)重建落成時,更名為“鴻德堂”,是恰逢美華書館負責人費啟鴻(George F. Fitch, 1845-1923)逝世五週年,為了紀念費啟鴻對基督教事業以及對文化出版事業的貢獻,故將思婁堂改名為「鴻德堂」。

以上大部分照片是我在使徒堂受洗18年後的聖誕節前拍的,這次還登上了三層鐘樓,以此紀念神的揀選和恩典。

還有些細節圖片可繼續查看,點 Pages 2

苏州基督教新教传入苏州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下半叶。1946年,苏州基督教共有卫理公会、长老会、圣公会、浸信会、安息日会、使徒信心会、基督徒聚会处 、灵粮堂8个宗派的14所教堂,9个分堂和布道所。

文革期间,所有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79年下半年,苏州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教会组织恢复。1980年起,部分旧教堂陆续修复开堂。

历史


晚清

基督教新教传入苏州最早可溯源于19世纪下半叶。

1858年,美南监理会传教士从上海首次访问苏州。

1860年,太平天国军攻占苏州以后,美国传教士高帝丕、花兰芷、赫威尔来苏,受到良好的礼遇。1860年7月初 ,英国伦敦会的艾约瑟、杨格非、杨笃信等五人也到苏州,会见了忠王李秀成,了解太平天国的真实情况,得到圆满的答复。

1867年,戈登手下的军官史密德作为美北长老会宣教士来苏开辟基地,在盘门小仓口设学布道,开始培养传道人员。

1868年,美南监理会差会得以正式在苏州立足。1869年,美南监理会牧师蓝柏和华人曹子实在十全街5号信徒殷勤山家中开设布道所并开办存养书院。

此后,美南监理会在苏州陆续设立了3个主要教堂:天赐庄苏州圣约翰堂、宫巷乐群社会堂和养育巷救世堂;以及著名的东吴大学、景海女师和博习医院。

1872年,美南长老会牧师杜步西夫妇亦来苏,在葑门城桥头设学,并在养育巷购地自建教堂(1925年重建,名思杜堂)。

其他美国差会,包括美北长老会、美南浸信会和美国圣公会等也陆续抵达苏州,建立起自己的传教、教育和医疗事业。

民国

民国期间,苏州教会发展日益迅速。五卅惨案前后,爱国人士不满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发起非基督同盟运动。在这同时,基督教内部也开展本色运动,发起了请求和平活动。教会中有识之士也适应潮流,聘华人任教会学校和医院负责人。1928年,杨永清任东吴大学校长,为华人教会大学校长第一人。基督教将本色运动重点放在农村。抗日战争期间,教会一度陷入困境。

抗战胜利后,西方差会又复兴,城乡各堂全部恢复。至1946年,苏州基督教共有卫理公会、长老会、圣公会、浸信会、安息日会、使徒信心会、基督徒聚会处 、灵粮堂8个宗派的14所教堂,9个分堂和布道所。

人民共和国

解放初,各教会基本维持原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外籍传教士撤离,苏州基督教断绝与外国包括经济在内的一切联系,教会和教堂全部由中国宗教组织自主管理,走上三自道路。1955年4月13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苏州市分会成立,使苏州基督教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文革浩劫期间,所有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79年下半年,苏州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教会组织恢复。

1980年4月6日复活节,思杜堂(即今使徒堂)修复开堂。

1981年10月11日,宫巷乐群社会堂修复开堂(即今宫巷堂)。

1999年,苏州圣约翰堂修复,作为苏州市基督教“两会”(苏州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苏州市基督教协会)办公场所和苏南义工培训中心。

教堂


使用中

苏州圣约翰堂:1869年美南监理会差会在苏州创建的第一座教堂,又名首堂。1882年以后位于城东南的天赐庄(今十梓街东端,苏州大学门前),1915年重建。
乐群社会堂(宫巷堂):1891年美南监理会差会创建,位于古城中心部位的宫巷。1921年重建。
思杜堂(使徒堂):1872年美南长老会差会创建,位于城内养育巷。堂名是为了纪念该会传教士杜步西。1925年重建。
狮山堂:位于新区玉山路170号,于2007年7月献堂。有主堂1座,附房1座组成。
救世堂:1889年美南监理会差会创建,1924年重建后,位于城内养育巷慕家花园口。现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教会收回修复后复堂。
独墅湖教堂:位于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旁边,2008年上半年奠基,2010年献堂。
甪直堂:位于吴中区甪直古镇,1939年建堂,2003年重建。
相城堂:位于相城区阳澄湖西路1800号,2011年开始立项,2013年奠基,2015年底建成并开启试运行,占地面积约4亩,总建筑面积5486.15 m²。教堂以三楼主堂和一楼四个小礼拜堂为主体,南北三层建筑结构通过回廊和主体相连,时空和光线相搭配,可容纳1200人同时进行礼拜。

遗迹

崇道堂:1899年美南长老会差会创建,位于齐门外大街138号。1913年重建。1958年改齐门小学
嘉音堂:1896年美南浸信会差会创建,1909年建教堂,位于谢衙前29号。1958年拆除[2]
浸礼会堂:1888年建,在今临顿路216号,1950年代被占用,1999年拆除。
师麦堂:1909年美南浸信会差会创建,1958年拆除
新民堂:中街路小学内
天恩堂:1902年美国圣公会差会创建,位于桃花坞。
救恩堂:1901年美北长老会差会创建,位于阊门外上塘街上津桥东,1928年重建,1960年代拆建为工厂宿舍。
使徒信心会堂:1919年使徒信心会创建,位于民治路。拆建为民宅。
安息日会堂:1950年在人民路原76号建堂,1958年被占用,1960年代因拓路拆除。
灵粮堂:东白塔子路狮林巷口
浒关基督教堂:1932年美国差会创建,位于北津弄。

前教会学校

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美南监理会差会创建,位于天赐庄,现为苏州大学。
东吴大学附属中学
景海女师(Laura Haygood Memorial School for Women),美南监理会差会创建,位于天赐庄。
晏成中学(Yates Academy),美南浸信会创办,位于谢衙前。
惠灵女中(Weiling Girl’s School),美南浸信会创办,位于谢衙前。
桃坞中学,美国圣公会创办,位于桃花坞。
萃英中学(Vincent Miller Academy),美北长老会创办。位于阊门外义慈巷。

前教会医院

博习医院:美南监理会差会创建,位于天赐庄。1954年6月易名为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被确定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音医院:美南长老会差会创建,位于齐门外。
更生医院:美北长老会差会创建,位于阊门外。

苏州基督教新教传教士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北津弄26號
周邊都已經拆除了但教堂還保留著,附近蓋的大多都是住宅區。

此教堂建于1932年,建堂所需款項由宋美齡捐資奉獻銀洋200元,教堂奠基人是沈樹本牧師。沈樹本牧師原籍浙江寧波,在上海長大,原是上海名校中西女校的數理教授,任教期間曾是宋慶齡、宋美齡的執教老師,後來被蘇州博習書院(東吳大學前身)聘為教授。不久,沈樹本辭去教書工作,獻身傳道事業。

獅山堂下屬的滸墅關基督教堂歷史非常悠久,建於1910年,舊稱耶穌教堂,當時有兩所,分別坐落在滸關鎮下塘寺橋弄內和上塘北津橋弄。現在說到的滸墅教堂即上塘,興建於1932年,是當時蘇州民治路教堂牧師沈樹本管轄的12座分堂的第一分堂。沈樹本當時在民治路上,是個曾經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接見的牧師。

蘇州地區的教堂,大多跟美國傳教士杜步西分不開,光緒年間,他來到蘇州,上午讀書,下午講道,寒暑不辭,也致力於民間的禁煙活動。後來,杜步西在養育巷東側購得5畝多荒地,建造了教堂,並以此為中心,在蘇州附近佈道。滸墅關鎮的教堂就是由他設立的,只是那座教堂在滸關鎮的寺橋弄,原朝陽小學所在地。他過世後,蘇州的百姓為了紀念他,就將養育巷的教堂取名“思杜堂”,後改為“使徒堂”。

現座落於蘇州大學,蔡蘇娟曾就讀於此,教會學校,旁邊有傳教士在蘇州建立的聖約翰堂和苏大附一院。

關於蔡蘇娟介紹可延伸閱讀她的簡介:
https://www.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cai-sujuan

寫作書籍「暗室之光」
https://cmchurch.org/queen-of-the-dark-chamber/

景海女子師範學校舊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十梓街1號,蘇州大學內。建於清末與民國,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

景海女子師範學校是由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海淑德創辦,成立於1902年,校址位於天賜莊東吳大學對面,最初名為景海女塾,以美式教會教育為核心,採用英語授課,主要針對當時的上層人士。 1917年改為景海女子師範學校,降低學雜費,改用中文授課,設置音樂師範科、高中師範科、幼稚師範科三科,主要培養幼兒教育人才。學校附設小學、幼兒園和托兒所。 1927年,東吳大學畢業的江貴雲接手學校,為學校首位華人校長。江推動教務及學制改革,公開招生,延攬有名望的人士擔任教師,如蘇雪林、趙寄石、程瞻廬、程小青、吳弱男等。 1951年,蘇州市政府接管學校。 1952年,學校分拆後分別併入蘇南新蘇師範學校(現蘇州職業大學)及振華女子中學(現蘇州市第十中學),原有校址併入江蘇師範學院(現蘇州大學)。

景海女子師範學校舊址主要包括紅樓、綠樓、崇遠樓、敬賢堂等,總建築面積6,285平方公尺。多數建築是由上海華蓋建築師事務所於1936年設計建造,各建築的建築設計圖現保存於蘇州市城鄉建設檔案館。

綠樓:位於最東側,建於1936年,為三層青磚建築,大門朝西,門上有石質拱券。當時用作宿舍。
紅樓:位於綠樓西側,建於1902年,為二樓青紅磚建築,南側有鏤空走廊,廊柱間均為拱券,正中拱券上刻有“THE LAURA HAYGOOD MEMORIAL 1903”,用以紀念海淑德為中國教育的貢獻。當時用作辦公室、宿舍、教堂。
崇遠樓:位於紅樓西側,建於1936年,為三層青磚建築,石質門框。當時用作教室。
敬賢堂:位於最西側,建於1936年,為二層青磚建築,石質門框。當時用作禮堂。

在蘇州,有「東吳大學多才子,景海女師多佳人」的說法。如今,這兩所學校的舊址多在蘇州大學的校園。

蘇州景海女子師範學校的地標建築是一座漂亮的西式紅樓,門楣上鐫刻一行英文“THE LAURA HAYGOOD MEMORIAL 1903”,它就是景海女師舊址,門窗均是拱形,外觀質樸,主體結構基本完好。校園樹木蔥蘢,環境幽美清新,吳門勝地的翰墨書香在這綠茵如蓋、樹影婆娑的校園中彷彿觸手可及。站在紅樓的草坪前,恍惚間短髮藍衫、青衣布鞋的女生向我們慢慢走來,或拿著網球拍,或漫步在林蔭小徑,這恐怕是當年最浪漫的女校景觀了。

景海女師的前身是創辦於1902年的景海女塾,地點就在東吳大學的北邊,僅一街之隔。之所以叫做景海女塾,乃是景仰海淑德之意。

海淑德是美國南方婦女監理會的女傳道者。 1865年,她畢業於世界上第一所有權授予婦女學位的學院-威斯理安學院。 1884年初,海淑德來到上海,並在1892年擔任了上海中西女塾的首任校長。 1900年,海淑德在上海過世,景海女塾的開辦就是為了紀念她。

景海女塾第一任校長由美國監理會傳教士貝厚德出任,辦學宗旨是對中國上等社會的女子進行基督化教育。學校分初、高中,課程除國文課外,全部以英文課本和美國式的教學方法。學校雖然收費昂貴,但許多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仍以能將自己的女兒送進景海為榮。

1917年9月,景海女塾正式改名為蘇州景海女子師範學校。為吸收更多的青年女子入學,學校降低學費,各科都改用中文講授。景海女師共設音樂師範科、高中師範科、幼稚師範科三個科,並附設幼稚園,以後又增設日間托兒所。 1927年,國民政府規定,教會學校必須向政府立案,校長要由中國人擔任。於是,中國人江貴雲成了學校的首位華人校長。

當時,於景海女師任教的老師既有華人,也有外國人。在外國教師來華之前,必須先到美國南方的斯卡拉特大學接受一到兩年的基督教特別培訓。到中國後,他們還須在老傳教士的監督和帶領下,學習中國話,並接受做傳教士的一套訓練。中國老師則基本上都是國學造詣比較深厚、有名望的人士。如近代章回體小說家程瞻廬長期在景海女師任教;偵探小說家程小青被聘為景海女師國文教員;曾任孫中山英文秘書的吳弱男,也在景海女師任英文教員……他們培養了大批信仰基督的名媛淑女,其中的許多人後來又陸續接受了大學教育或出國留學,成為社會棟樑。

在景海女師的畢業生中,包括了首位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的女性作家薛琪瑛、國內首位女子大學校長吳貽芳、翻譯了《荒原》《哈依瓦薩之歌》《黛茜·密勒》《草葉集》等作品的女翻譯家趙蘿蕤,以及幼兒教育專家趙寄石等。

如今,景海女師早已不復存在,但學校建築依然保存完好,並繼續使用。當年學校的女子校舍現名為“崇遠樓”,禮堂現名為“敬賢堂”。

說起景海女師的建築,就不得不提到我國近代建築史上最重要的中國人自創事務所之一——上海華蓋建築師事務所。 1931年,該事務所創辦人趙深在上海自設建築師事務所,隔年,陳植從東北到滬加入,名為趙深陳植建築師事務所。 1933年1月童寯加入,改名華蓋建築師事務所。三人都畢業於美國賓州大學藝術學院建築系,正是他們設計了景海女師的建築。

2004年,景海女師舊址被列為蘇州市第五批公佈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4年後,一直研究上海華蓋建築師事務所歷史的美國路易維爾大學教授賴德霖,在網路上看到蘇州城建檔案館的館藏中,有1936年上海華蓋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蘇州景海女子師範學校建築圖時,千里迢迢趕到蘇州城建檔案館,請求查閱圖紙原件,當館內工作人員將圖紙放在他面前時,他戴上了一副白手套,恭恭敬敬地面對圖紙,一張一張翻看。此時,賴教授翻閱的不僅是蘇州景海女子師範學校的建築設計圖,也是這些珍貴歷史檔案反映出的中國近代建築發展史的燦爛一頁。

海淑德 Laura Askew Haygood,1845年 – 1900年

美國喬治亞州人,是美南監理會的女傳教士、教育家。歷任美國阿特蘭大女子高級中學校長、上海中西女中首任校長。女性平等教育的倡導者。在華從事宣教、教育17年,創立了中西女塾(McTyeire Home and School),並任校長。

  • 個人背景

父親是律師,母親是教師。 18歲時畢業於女子大學,精通英文文學,旁通法語、德語和希臘文。任教12年。 1877年晉升為公立學校校長。海淑德自幼篤信上帝,工作之餘,參加教會義務工作。

  • 經歷

在上海傳教的美南監理會傳教士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1836年-1907年5月31日)發現,上海的社會已有很大變化,華人不再敵視和懷疑外國人,許多家長願意送子女進教會學校,接受現代教育。但是,原有的慈善性質的免費學校由於都是窮人家的子女,富有的家長們不願意送自己的子女就讀。林樂知在1881年創辦了中西學院,招收上流社會子弟入學。他還計劃創辦一所同樣類型的女子學校,並為找到合適的校長而物色人選。

1878年,林樂知回國休假時,在海淑德服務的禮拜堂介紹中國情況,會後林樂知邀請海淑德來中國一同工作,當時海淑德並未答應。林樂知回到中國後,連續6年寫信給她,1884年初,海淑德終於同意,動身來到上海。海淑德來到上海後,全心投入林樂知的計劃,一再寫信回國,闡明開辦女校的重要性,要求美國南方教會(當時美國內戰後南方經濟面臨困難)在各方面大力支持。

1892年3月26日,中西女塾(McTyeire High School,中文名稱後來改為中西女中)舉行開學典禮,校址在上海漢口路西端、慕爾堂的西側,海淑德擔任第一任校長。

  • 身後

1900年,海淑德在上海去世。監理會在蘇州天賜莊所辦的景海女子師範學校(Laura Haygood School)就是以她命名的。今蘇州大學本部仍留存有紀念她的建築物-紅樓。

  • 更多

海淑德(Laura Askew Haygood)於1845年10月14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的沃特金斯維爾(Watkinsville)。父親是格林·海淑德(Green B Haygood)是一名職業律師,母親瑪莎·安·阿斯丘(Martha Ann Askew)是一名教師。夫婦倆育有五位兒女。海淑德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父母親皆熱心於教會事工,致力於孩子們的教育和培養,並專注於家庭成員間的情感關係。

海淑德於1865年畢業於喬治亞州梅肯的衛斯理安學院(Wesleyan College),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同年她在亞特蘭大開設了一所高中,並開始了她的教育生涯。後來該校與一所女子高中合併,她在那裡擔任教師兼校長。她的工作得到了董事會、學生及朋友們高度讚譽。她的善良、敬業和對神的愛,深深影響著周圍的人。她還組織了家庭宣教會,為亞特蘭大的弱勢群體提供食宿。

早在1878年,美南監理會在上海傳教的林樂知牧師(Young John Allen)回國休假時,曾邀請海淑德來中國一同工作,當時海淑德並未答應。 1881年,林樂知創辦了中西書院,招收上流社會子弟入學;他還計劃創辦一所同樣類型的女子學校,並為此物色合適的校長人選。林樂知寫信給海淑德,邀她來服事。海淑德在亞特蘭大因聽到海外傳教士講道而受感動,因此立志前往中國宣教。 1884年,海淑德受美南監理會差派,來到上海。抵達後,她即全心投入林樂知的計劃,並一再寫信回國,闡明開辦女校的重要性,要求美國南方教會(當時美國內戰後,南方經濟面臨困難)在各方面大力支持。 1892年3月26日,中西女塾(McTyeire Home and School,後改為中西女中)舉行開學典禮,校址在上海漢口路西端、慕爾堂的西側,海淑德擔任第一任校長。

在中西女塾成立之初,海淑德向海外和中國各界積極宣傳並獲得支持。該校的教育特色是:自由化的中文和英文教育;給中國女性以健康的精神和道德影響;最為重要的是以基督的真理和原則教育學生。 「McTyeire Home and School」的意思是「家庭」和「學校」並重,家庭和學校在教育中的地位相互影響並又互相獨立。

海淑德在中國的事工遇到許多挑戰,如中國人對待女性教育的態度、政治暴動、個人的身體坐骨神經痛等。但她克服了種種艱難,她的信仰支撐是「我活著就是基督。」(To me to live is Christ)在寫給她姐姐的信中,她如此寫道:「…如果我還有其他一百條生命可以奉獻,……我會非常高興地把每一條都獻給中國。

身為先鋒教育家和宣教士,海淑德被選入「喬治亞州成就女性」(The Georgia Women of Achievement),這是她一生對女性教育工作貢獻的讚美。

如她的宣教夥伴林樂知所言:「海淑德擁有堅定的信念、單純的信仰追求以及一顆憐憫的心;再加上她的自立、融宣道思想於工作中,同時她有著驚人的承受苦難的能力。

海淑德終生未婚,全心致力於教育工作,贏得許多榮譽,並為後人所紀念。她在中國工作17年,直到去世。 1900年4月29日,海淑德病逝於上海,葬於靜安寺路公墓(現為靜安公園),享年54歲。 1926年,美國聯合衛理公會在亞特蘭大晨邊社區建立了一座紀念館,以紀念海淑德和她的哥哥阿提庫斯主教(Atticus Haygood)。 1902年,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婦女部在中國蘇州創辦了景海女中(Laura Haygood Home and School),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景海」的意思就是「景仰海淑德」。今蘇州大學本端口內仍留存有紀念她的一棟建築物——紅樓,紅樓的門楣上刻有“THE LAURA HAYGOOD MEMORIAL 1903”,以紀念她。

Part from: https://www.bdcconline.net/zh-hans/stories/hai-sh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