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bcdcity.com/wp-content/uploads/2024/11/06581e161790ec9e63f40c6e1aef3e34.jpg13071024Jameshttps://abcdcity.com/wp-content/uploads/2023/07/A.pngJames2024-11-26 22:27:262024-12-05 16:59:07耶穌教堂,現蘇州聖約翰堂 (St. John’s Church of Soochow)
在建院130週年之際,為了收集和整理醫院發展史,2013年10月21日,我們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協和神學院伯克圖書館文獻特藏室裡,翻拍了一本講述光緒九年( 1883)創立博習醫院(今蘇州大學附設第一醫院-下同)詳細經過的年報-《Annual Report of the Soochow Hospital, The First (1883)》(《博習醫院第一個年度報告〈1883〉)。由於年代久遠、動盪變遷,年報流失;在國內無存的情況下,這份博習醫院創建之初的第一本英文版年報,又因無中文版,其史料價值彌足珍貴(圖1、 2、3)。
1859年,美國傳教士藍柏(James William Lambuth)來蘇州發展,當地“風氣未開,收效甚微”,只能無果而返。相隔10年後,1869年,藍柏再次到蘇州,在天師莊(即現今天賜莊)一帶開展佈道和行醫工作。藍柏等在天賜莊初立根基後,教會又派藍柏長子藍華德(W.R.Lambuth,M.D.)到蘇州輔佐其父工作。
完成學業之後,柏樂文受美國監理會差遣,於1882年5月20日和藍華德(Walter Russell Lambuth)一道從紐約出發前往中國作醫療傳教士。與他們同船的,還有與柏樂文一樣出身於喬治亞州的孫樂文(David Laurence Anderson)。他們取道英國,於12月2日在上海登陸,12月17日到達蘇州。不久,柏樂文與藍華德從教會和當地人士中籌募一萬美元款項,以作興建醫院之費用。
1886年,柏樂文與一位宣教士的女兒Nora Kate Lambuth結婚。而這位Nora就是藍華德的妹妹。她在上海長大,回到納什維爾的Ward Seminary讀書畢業後又來上海,教育洋人子弟。柏樂文與Nora在日本神戶結婚後,雙雙回到蘇州繼續醫療宣教事業。她教導柏樂文的醫科學生英語,也活躍於女性宣教士團體之中,為推動反纏足運動不遺餘力。柏樂文和Nora有一女,名叫Margarita Mary Park。
藍華德(英語:Walter Russell Lambuth,1854年11月10日—1921年9月26日)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會督、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創始人。
生平
1854年11月10日,藍華德出生於中國上海,他是美國監理會在東亞傳教士藍柏(James William Lambuth)和Mary Isabella McClellan夫婦的長子。年輕時送回美國,在田納西州和密西西比州接受教育。他的父母創立了在日本的監理會。 1875年,藍華德畢業於Emory and Henry College,後來獲得范德比爾特大學神學和醫學學位。
他被監理會按立為牧師後,1877年和妻子Daisy Kelly作為醫療傳教士返回中國,他在蘇州城東部葑門內的天賜莊開設診所。 1880年,他再度回國深造,1882年5月20日,他和柏樂文(W. H. Park )、孫樂文(D.L.Anderson)同船來華,於12月2日在上海登陸,12月17日到達蘇州。藍華德與柏樂文到蘇州後,也就是在蘇州天賜莊買了7畝墓地,在原有診所的基礎上創辦了博習醫院(Soochow Hospital)。 1883年4月8日醫院動土興建,11月8日醫院正式開幕。建成中式平屋8幢,分別作為門診室,內、外科病房,手術室、戒菸室、宿舍、洗衣房及廚房。當時設病床30張。據監理會刊物稱這是中國內地(不包括通商口岸)最早的一所正式西醫醫院。
杜步西(Hampden Coit DuBose,1845年—1910年)是美南長老教會派往中國的傳教士,中國禁煙會(Anti-Opium League in China)的創辦人。
杜步西出生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畢業於哥倫比亞神學院。 1872年,他和妻子宝琳 (Pauline Elizabeth McAlpine DuBose,1850-1914)受美南長老教會派遣前往中國傳教,定居在京杭大運河畔的蘇州。
他在中國目睹鴉片造成的災難,和柏樂文等傳教士和基督教醫療工作者成立中國禁煙會[1]。杜步西擔任首任會長。 1899年,禁煙會出版了影響深遠的書籍Opinions of Over 100 Physicians on the Use of Opium in China。書中闡述了禁煙會的宗旨,陳言鴉片的危害,最終影響了公眾輿論反對這項貿易。終於,杜步西獲得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美國國會和萬國禁煙會的支持。 1906年,禁煙會取得成功,英國國會聲明鴉片貿易是「道德上沒有辯護餘地的」。杜步西徵集了一份超過1000名在華傳教士簽名的請願書,上書給光緒皇帝。皇帝下詔,逐字模仿杜步西起草的請願書,禁止鴉片的貿易和吸食。 在一封寫給美國參議員John McLaurin的信中,他呼籲美國負起對鴉片貿易的責任,因為,它和英國一同因損害中國人而獲利。
年輕的杜步西帶著新婚妻子啟程,經上海、杭州,來到蘇州。初到蘇州,人地生疏。杜步西與妻子在養育巷和富郎中巷交會處租屋住下,開始了漫長的宣教生涯。夫婦倆勤勉敬業,先在蘇州城內盤門葑門開始,漸入周邊的楊家橋、橫涇、光福等鄉村傳道,再遠至太湖一帶。與蘇州人接觸一段時間後,他們開始適應蘇州生活,並學習蘇州話;還特地拜訪當地名師宿儒,虛心考訂方言文學。他們通常上午讀書,下午講道,寒暑不辭。當時在中國宣教絕非易事,杜步西曾感嘆道:「在美國用三四周時間,就可以使一個城鎮全部皈依基督,可是在中國改變一個城市的信仰則需要三四個世紀」。其艱難可想而知!在蘇州站穩腳跟,逐步打開局面後,杜步西在養育巷東側購得荒地5畝7分,興建了長老會盤門教堂,即今日“使徒堂”之前身。教堂建成後,杜步西開堂佈道,格外殷勤,不久即聲名遠播,連許多在附近種菜的人都跑來聽他講道。有記載說「一時信徒麋集,車轍盈庭」。經數年之功,杜步西等傳教士不僅在蘇州城區設立了教堂,而且還在蘇州四圍的滸關、陸墓等8個鎮設立教堂14處。隨著他們深入民間與蘇州人親密接觸,發現蘇州一帶吸食鴉片問題很嚴重。雖然林則徐禁煙運動已過30餘年,鴉片戰爭也已成往。但他依然看到鴉片流毒甚廣,遺害無窮,令人觸目驚心。因此他內心產生出一個強烈的感覺,並做出決定:我要為中國人做些什麼。於是杜步西和美國監理會宣教士、博習醫院創始人柏樂文(William Hector Park,1858-1927)等傳教士,發起成立了中國禁煙會(Anti-Opium League in China),由杜步西擔任首任會長。這是中國最早的禁煙會。杜步西也徵集了一份超過1000名在華宣教士簽名的請願書,上書給光緒皇帝。 1906年,禁煙會成功。杜步西年少時就博覽群書,累積了豐厚的知識。來華後,他從事宣教與社會關懷工作之餘,不斷充實對神學知識、中國傳統文化、社會時事的了解。他十分關注基督信仰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寫下了《在華傳道-傳福音給外邦人》、《中國的三教:儒、釋、道》、《天道講台》等書。宣統二年(1910年)陽春三月,杜步西在其居住多年的大衛巷寓所內(今倉米巷內)去世,回歸天家,享年65歲,葬於申江八仙橋公墓。杜步西在蘇宣教38年,他的慈言善行感動了無數蘇州人。他過世後,不少人自發性地紀念他。崑山儒生張祖齡為他撰寫碑文,並由匠人銘刻在碑文中。其中有云:「先生雖死,如永生也。凡我教友,當禱祝以俟之,是為記爰,銘其詞曰……巍巍先生,道參古今,……品行卓卓,塵埃不侵,振衰扶弱,華美交深渺矣,先生中外同欽。杜步西和寶琳共生育5個兒女。杜步西離世後,1914年2月,寶琳逝世,後合葬於蘇州。後來其子杜翰西(Palmer Clisby Dubose)來蘇接續他的工作。 1920年杜翰西翻建了教堂,為紀念父親杜步西,特命名為「思杜堂」。杜翰西在蘇繼續宣教,後來因病回國。
據說使徒堂還有一個創始人是費啟鴻 (George Field Fitch,1845-1923),使徒堂是美國南長老教會在蘇州設立的教會,當年作為美國長老教會在蘇州傳教的,還有美國北長老教會。長老教會是美國的一個歸正宗教派,在1789年美國革命時期成立,1861年美國長老教會因廢奴問題而分裂為南長老教會與北長老教會。南北長老教會在1867年向中國派出了傳教士。第一個傳教基地在浙江省會杭州。一開始傳教士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隻,沿著京杭大運河逐步向北擴展,後來也隨著鐵路向中國內地不斷延伸。蘇州位於大運河畔,接近杭州和上海,成為長老教會傳教工作的先行基地。美國北長老教會傳教士費啟鴻(George Field Fitch,1845-1923)夫婦1870年奉差遣來到上海,1872年和美國南長老會杜步西夫婦相繼來到蘇州,一起在蘇州傳教。他們租房子居住、佈道,不久後組織教會,並購地建起一座街道禮拜堂。費啟鴻牧師在盤門小倉口、十全街一帶傳教。當時蘇州教會還買了一艘船屋(一種可居住的船),取名為「救助之星」。他們乘坐此船,帶著藥品,教會書籍和一些小冊子,沿著縱橫交錯的河道,到遙遠而偏僻的鄉村巡迴佈道。 1899年北長老教會在齊門外大街138號創立了崇道堂。崇道堂於1924年創辦崇道小學,1952年被政府接管後改名為齊門小學。約1912-1913年,美南長老教會也在蘇州城北齊門外洋涇塘創辦蘇州福音醫院(Elizabeth Blake Hospital),是蘇州精神病院的前身。費啟鴻牧師在蘇州生活了13年,還在蘇州南園木杏橋北自建了住宅。 1885年費啟鴻被調往寧波,1888年又離開寧波調至上海,負責美華書館,主編《教務雜誌》。在費啟鴻的領導下,美華書館發展成早期上海著名的出版印刷機構。商務印書館的創辦人都與美華書館有淵源關係,而且其創辦過程也得到了費啟鴻的支持與幫助。 1923年,費啟鴻在上海逝世。享年78歲。 1928年,上海思婁堂北遷到虹口竇樂安路(今多倫路59號)重建落成時,更名為“鴻德堂”,是恰逢美華書館負責人費啟鴻(George F. Fitch, 1845-1923)逝世五週年,為了紀念費啟鴻對基督教事業以及對文化出版事業的貢獻,故將思婁堂改名為「鴻德堂」。
https://abcdcity.com/wp-content/uploads/2024/11/IMG_7038.jpg7681024Jameshttps://abcdcity.com/wp-content/uploads/2023/07/A.pngJames2024-11-25 18:26:022024-12-22 12:24:31思杜堂,现蘇州使徒堂 (The Apostles’ Church of Soochow)
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美南监理会差会创建,位于天赐庄,现为苏州大学。
东吴大学附属中学
景海女师(Laura Haygood Memorial School for Women),美南监理会差会创建,位于天赐庄。
晏成中学(Yates Academy),美南浸信会创办,位于谢衙前。
惠灵女中(Weiling Girl’s School),美南浸信会创办,位于谢衙前。
桃坞中学,美国圣公会创办,位于桃花坞。
萃英中学(Vincent Miller Academy),美北长老会创办。位于阊门外义慈巷。
綠樓:位於最東側,建於1936年,為三層青磚建築,大門朝西,門上有石質拱券。當時用作宿舍。 紅樓:位於綠樓西側,建於1902年,為二樓青紅磚建築,南側有鏤空走廊,廊柱間均為拱券,正中拱券上刻有“THE LAURA HAYGOOD MEMORIAL 1903”,用以紀念海淑德為中國教育的貢獻。當時用作辦公室、宿舍、教堂。 崇遠樓:位於紅樓西側,建於1936年,為三層青磚建築,石質門框。當時用作教室。 敬賢堂:位於最西側,建於1936年,為二層青磚建築,石質門框。當時用作禮堂。
在蘇州,有「東吳大學多才子,景海女師多佳人」的說法。如今,這兩所學校的舊址多在蘇州大學的校園。
蘇州景海女子師範學校的地標建築是一座漂亮的西式紅樓,門楣上鐫刻一行英文“THE LAURA HAYGOOD MEMORIAL 1903”,它就是景海女師舊址,門窗均是拱形,外觀質樸,主體結構基本完好。校園樹木蔥蘢,環境幽美清新,吳門勝地的翰墨書香在這綠茵如蓋、樹影婆娑的校園中彷彿觸手可及。站在紅樓的草坪前,恍惚間短髮藍衫、青衣布鞋的女生向我們慢慢走來,或拿著網球拍,或漫步在林蔭小徑,這恐怕是當年最浪漫的女校景觀了。
在上海傳教的美南監理會傳教士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1836年-1907年5月31日)發現,上海的社會已有很大變化,華人不再敵視和懷疑外國人,許多家長願意送子女進教會學校,接受現代教育。但是,原有的慈善性質的免費學校由於都是窮人家的子女,富有的家長們不願意送自己的子女就讀。林樂知在1881年創辦了中西學院,招收上流社會子弟入學。他還計劃創辦一所同樣類型的女子學校,並為找到合適的校長而物色人選。
海淑德(Laura Askew Haygood)於1845年10月14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的沃特金斯維爾(Watkinsville)。父親是格林·海淑德(Green B Haygood)是一名職業律師,母親瑪莎·安·阿斯丘(Martha Ann Askew)是一名教師。夫婦倆育有五位兒女。海淑德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父母親皆熱心於教會事工,致力於孩子們的教育和培養,並專注於家庭成員間的情感關係。
早在1878年,美南監理會在上海傳教的林樂知牧師(Young John Allen)回國休假時,曾邀請海淑德來中國一同工作,當時海淑德並未答應。 1881年,林樂知創辦了中西書院,招收上流社會子弟入學;他還計劃創辦一所同樣類型的女子學校,並為此物色合適的校長人選。林樂知寫信給海淑德,邀她來服事。海淑德在亞特蘭大因聽到海外傳教士講道而受感動,因此立志前往中國宣教。 1884年,海淑德受美南監理會差派,來到上海。抵達後,她即全心投入林樂知的計劃,並一再寫信回國,闡明開辦女校的重要性,要求美國南方教會(當時美國內戰後,南方經濟面臨困難)在各方面大力支持。 1892年3月26日,中西女塾(McTyeire Home and School,後改為中西女中)舉行開學典禮,校址在上海漢口路西端、慕爾堂的西側,海淑德擔任第一任校長。
在中西女塾成立之初,海淑德向海外和中國各界積極宣傳並獲得支持。該校的教育特色是:自由化的中文和英文教育;給中國女性以健康的精神和道德影響;最為重要的是以基督的真理和原則教育學生。 「McTyeire Home and School」的意思是「家庭」和「學校」並重,家庭和學校在教育中的地位相互影響並又互相獨立。
海淑德在中國的事工遇到許多挑戰,如中國人對待女性教育的態度、政治暴動、個人的身體坐骨神經痛等。但她克服了種種艱難,她的信仰支撐是「我活著就是基督。」(To me to live is Christ)在寫給她姐姐的信中,她如此寫道:「…如果我還有其他一百條生命可以奉獻,……我會非常高興地把每一條都獻給中國。
身為先鋒教育家和宣教士,海淑德被選入「喬治亞州成就女性」(The Georgia Women of Achievement),這是她一生對女性教育工作貢獻的讚美。
海淑德終生未婚,全心致力於教育工作,贏得許多榮譽,並為後人所紀念。她在中國工作17年,直到去世。 1900年4月29日,海淑德病逝於上海,葬於靜安寺路公墓(現為靜安公園),享年54歲。 1926年,美國聯合衛理公會在亞特蘭大晨邊社區建立了一座紀念館,以紀念海淑德和她的哥哥阿提庫斯主教(Atticus Haygood)。 1902年,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婦女部在中國蘇州創辦了景海女中(Laura Haygood Home and School),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景海」的意思就是「景仰海淑德」。今蘇州大學本端口內仍留存有紀念她的一棟建築物——紅樓,紅樓的門楣上刻有“THE LAURA HAYGOOD MEMORIAL 1903”,以紀念她。
Part from: https://www.bdcconline.net/zh-hans/stories/hai-sh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