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次姑苏之行虽仅一日,然而一路探访旧筑,追忆古今,饱尝幽兰雅韵,论行程安排之充实,闲情逸致的乐趣犹可叹“天上方一日,人间千年矣。”

东吴大学是此次姑苏行的首站,选择这里只因此处原为教会名校之一,近代典范建筑云集,也是继金陵大学之后刻意探访的第二所保存完好的近代教会大学。可称近代名筑的又一次饕餮之行。

东吴大学为美国监理会所创,校董为林乐知先生,这个名字于我实在亲切,正是此人创建了我们的景林堂。出乎意料在进校必经的十梓街上偶遇近年刚恢复礼拜的圣约翰堂,规格严整,简约哥特式,与东吴大学同属昔日监理会教产。从建筑上就能看出同根同源血缘关系。有意思的是同行中还有一位沐恩堂的姊妹,该堂和景林堂同属监理会兄弟教堂。

圣约翰堂始建于1881年,重建于1915年,是苏州最早的一所气势雄伟、庄严美观的基督教堂。同一图纸、同一结构的圣约翰堂全世界有三处,一所在美国、一所在日本,还有就是中国苏州的这一所。 1881年,美国监理会宣教士潘慎文博士于天赐庄始建耶稣教堂,有座位四百。后教会发达,信主者日众,于1915年拆旧重建更名为圣约翰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博士的祖父李仲覃牧师为该堂的首任华人主任牧师,毛吟槎、江长川、朱味腴、杨镜秋等牧师亦相继在该堂事奉。 1959年,圣约翰堂由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租用,至1995年蒙政府关怀,圣堂复归教会。因年久失修楼蚀顶坍,倾覆在即。教会人士呼吁真神,企盼重修教堂。翌年十月圣堂施修,历时十五个月竣工,堂复原容,余皆更新,一如当初庄严肃穆。 目前,圣约翰堂已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苏州市基督教协会的办公所在地,江苏省基督教苏南义工培训中心就设在这里。

圣约翰堂就此成为东吴大学之行的一支序曲。

上图为东吴大学总平面图。

三座标志性大楼分别取了校董和校长的姓以兹纪念。

钟楼(林堂):行政楼

维正楼(孙堂):化学楼

精正楼(葛堂):数学楼

上图为东吴大学鸟瞰图。

古朴小巧的校门,低调而有涵养.

校门背面镌刻着代表中西两种办学宗旨的中英文校训.

 历史沿革: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清廷不敌英法俄日等国侵略,被迫签下数纸不平等条约。战事连连溃败使政府及百姓丧失了信心,社会呼吁改革及学习列强之长的声浪日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基督教会来到中国兴办教育事业。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是美国基督教重要差会之一,1846年成立,本部设于田纳西州。1879年起该会先后在苏州创办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宫巷书院(Kung Hang School) ,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

1900年决议合并三书院,以宫巷书院为基础,在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扩建为大学。1900年12月制定校董会章程,推林乐知(Young J. Allen)先生(万国公报创办人)为董事长、孙乐文先生(David L. Anderson)为校长。二十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东吴大学正式诞生。 

东吴大学创办初期之二十六年,历经三位美籍校长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葛赉恩(John W. Cline)及文乃史(W. B. Nance)。这个时期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捐款及学费。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林堂、孙堂及葛堂及教职学生宿舍等设施陆续兴建完成,校园规模日趋完整。学科发展包括文、理、医学、神学及法科(在上海昆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学、吴语学校等组成完整的东吴教育体系。各学科除在学术研究上表现突出,更为社会培养无数专业人才。学校以「Unto a Full-grown Man」为校训强调学生人格的陶冶。

    五四运动期间,东吴学生筹组学生会,一般的学生社团则以学术研究、辩论及体育活动为主。东吴大学早期在三位校长的努力下,为日后校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为顺应中国社会的潮流,东吴大学逐步进行中国化的过程。1926年首先废除宗教必修课程,礼拜仪式亦改为学生自由参加。继而改组校董会,三分之二的成员改由中国人担任。1927年杨永清先生当选首任中国籍校长,订「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为中文校训;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核准东吴大学在国民政府注册立案。

此后十年各项校务发展成果丰硕令人瞩目。1930年时学校共有文、理及法三学院,十二个学系。在教学方面积极筹款推动学术研究、加强师资阵容提升教学品质、推动师生以其专业服务社会。校园内主要建筑设施均在此阶段建成或动工。1930年学生人数达755人为全国基督教大学之冠。 

1937年爆发抗日战争,此后八年东吴大学苏州上海两校区受战事影响,辗转迁徙各地。其间随战况发展演变,两校区或各自迁校或与他校联合办学,虽烽火连天但教学活动未曾稍息。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东吴大学师生纷纷自各地返回上海及苏州校园,展开复校的艰巨工作。1952中共进行院系调整,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在苏州的文理学院部份学系就地移交苏南师范学院,1952年12月苏南师范学院改名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改制为苏州大学。

1949年秋大陆易帜,国民政府迁台。东吴大学在台校友倡议复校,1951年筹组董事会,于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东吴补习学校,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四科。1954年教育部以东吴补习学校办学绩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东吴大学恢复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四系并附设外国语文学系,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1957年购得士林外双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镇公所赠与之土地共十五甲,此时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长,积极推动建校事宜。

两年内完成第一栋教学大楼(宠惠堂)及学生活动中心。1961年全校由台北市汉口街迁到外双溪现址。至此东吴师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校园。在台复校的过程艰辛坎坷,卫理公会及美国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会未予支持,物质条件极其窘困。但在董事会苦心奔走,海内外校友及教会热诚捐助下,东吴依然坚守严谨校风踏实办学,为东吴学子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迁入外双溪校区后的二十年,是东吴大学在台复校后的关键成长期。历经石超庸(任期1957~1968)、桂崇基(任期1968~1969)及端木恺(任期1969~1983)三任校长。石校长任内全心致力教学水准的提升,学生成绩采严格的淘汰率,为学校奠立稳定的根基。1969年教育部终于核准东吴大学恢复大学建制。

端木校长接任后则积极开创发展,任内增设十二个学系、七个研究所、三个博士班,图书馆、哲生楼、音乐馆及教师研究大楼等校舍相继建成,又在台北市贵阳街设城区部,并兴建两栋教学大楼。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校区规模已然成型。爱校的热情凝聚了董事会、全体师生及校友,东吴人凭借着坚强的毅力走过惨淡岁月,培育英才无数,缔造了办学佳绩,也赢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东吴大学经过过去二十年的耕耘,已成为一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大学。此时期的东吴大学发展为两个校区。外双溪校区位于文化风景区,安置文、外语及理三学院;城中校区位于政经文化中心,安置法、商两学院及推广部。两校区均属台北市的精华区域。东吴大学已演变成一有特色、有内涵、有制度的精致大学。历任校长致力于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拓展与国际及大陆的学术交流、推行校务运作制度化,并与社区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东吴与附近中小学形成一校群彼此支持。岛内各地校友会、系友会及校友总会亦相继成立。

   公元二千年东吴庆祝建校一百年,展望未来东吴大学仍将秉持「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以「教育而得天下之英才」的办学理念,培育「朴实热诚坚毅 专业通识宏观」的青年学子。不仅要维护学校作为人才培育的胜境,更在新世纪致力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的清源。

东吴大学基督教青年会与惠寒学校:


2011年是苏州大学建校100周年,5月4日苏州大学惠寒学校成立全国总校,苏州大学校友、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和谈家桢先生被邀请担任名誉校长。截止到2017年苏州大学已经在全国建立惠寒学校25所,并且在持续了22年从未间断的惠寒支教活动中,共有5万名师生、300余个团队踊跃参与,自发捐赠200多万元惠寒基金,足迹遍及16个省23个市区,1500余名贫困儿童获得苏州大学“惠寒”奖助学金,5000多名留守贫困儿童获益。(光明日报2017年11月30日)

惠寒学校起源于东吴大学基督教青年会团契,免费招收贫寒子弟,由学校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免费义务上课,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自东吴大学基督教青年会创办惠寒学校以来,虽经历历史的腥风血雨,但是惠寒学校中的基督精神却依然穿透历史,以不变的实质,温暖着社会,做光做盐,见证着基督精神。

基督教青年会是1844年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George Williams)在伦敦创办,其创办的最初宗旨是为了改变青年店员的精神生活,后来他的这一模式受到青年的认可,遂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组织。

基督教青年会1870年后就在中国开始活动,直到1895年才在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组织。1896年,基督教青年会各城市组织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大会。它以“发扬基督教精神,团结青年同志,养成完美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为宗旨,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会训,进行以“德、智、体、群”四育为主的青年服务,并最终将其社会服务的理念和实践推向中国社会,使“青年会成为在近代中国提倡社会服务、社会重建最力的基督教团体”。(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 18 页。)

东吴大学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1903年,被称为学校中基督徒团体的领袖。青年会的宗旨就是发扬耶稣教导做光做盐的精神,服务社会。因此东吴大学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之后,会员由那些认同并愿意遵守基督教精神、以服务和灵修为目的的师生组成,并不在意和强调是否有基督信仰或者是否是受过洗的基督徒。在章程中规定:“凡本校教职员及同学赞同该会宗旨者皆可成为会员,于每学年开始时公开征求会员一次,但教职员、同学也可随时加入本会。”其组织对所有人员开放,只要认同他们的价值观,都可以不限时间和信仰,这是他们在当时的东吴大学成为最受欢迎的学生社团的根本原因。但是青年会订立了七条公约,要求全体会员一起遵守:(一)每日必有灵性修养:(二)实行简朴生活:(三)重两性贞操:(四)锻炼健全体格:(五)言行真诚:(六)严守时刻;(七)实践合作精神。(张燕,《东吴大学学生社团研究1901-1952》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

正是这样的精神和服务宗旨,让东吴大学青年会主动去寻找服务社会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成立了惠寒学校。

惠寒学校,开始主要是针对东吴大学附近无法上学的贫寒子弟,由青年会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课业辅导,免除任何费用。开始是利用晚上的时间,以夜校的形式开班,一年后转为日校。所有学校日常开支、书本费用皆由募捐而来。学校校长由青年会参与学校的成员公开推举,为保证学校的工作正常开展,只聘请常任教员一名,除去抗日战争期间间停办,惠寒学校一直延续到1952年。

在师生的努力下,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不断扩建校舍,而青年会成员为筹得经费,不断募捐,展开多种形式。1914年,青年会发动学生自制校服、明信片出售,售卖资金用于惠寒学校支出;1915年、1916年、1918年青年会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放映电影,场场爆满,所有门票收入皆作为惠寒学校的运作资金。

1926年之后,惠寒学校成为一所正式的全日制小学,其课程设置等同于公立小学,成绩优异者可以被推荐到东吴大学附中免试就读。

经过青年会成员的努力,这所由学生担任义务教员的小学在抗战前夕,6个班级学生人数达到170多人。

惠寒小学1952年转为公办小学,后来又与钟楼小学合并。

除了创办惠寒学校,并努力把她办成正规学校之外,东吴大学还创办了义务夜校和暑期义务学校。

东吴大学青年会成员,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接力服务社会,帮助那些贫寒家庭子弟完成基础教育,为普及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苏州大学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继续承担惠寒学校服务社会的精神,继承传统,将由基督教青年会开创的社会公益继续下去。基督精神不一定必须要以宗教的方式表现出来。基督精神最大的影响,就是他已经融入现代社会的架构中,成为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观,这是基督精神最成功的也是最荣耀上帝的地方。

通过西方传教士在近代的传播,福音在中国大地上,曾经遍地开花。但是随着风潮云涌的历史进程,宗教的外衣逐渐褪去,而基督精神的内核却从未中断,他以一种脱离宗教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价值观中烙下深深的印痕。

0 replies

Leave a Reply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