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為美國監理會所創,校董為林樂知先生,這個名字於我實在親切,正是此人創建了我們的景林堂。出乎意料在進校必經的十梓街上偶遇近年剛恢復禮拜的聖約翰堂,規格嚴整,簡約哥特式,與東吳大學同屬昔日監理會教產。從建築上就能看出同根同源血緣關係。有趣的是同行中還有一位沐恩堂的姊妹,該堂和景林堂同屬監理會兄弟教堂。
聖約翰堂建於1881年,重建於1915年,是蘇州最早的一座氣勢雄偉、莊嚴美觀的基督教堂。同一圖紙、同一結構的聖約翰堂全世界有三處,一所在美國、一所在日本,還有就是中國蘇州的這一所。 1881年,美國監理會宣教士潘慎文博士於天賜莊始建耶穌教堂,有座位四百。後教會發達,信主日眾,於1915年拆舊重建更名為聖約翰堂。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博士的祖父李仲覃牧師為堂的首任華人主任牧師,毛吟榿、江長川、朱味腴、楊鏡秋等牧師亦相繼在該堂事奉。 1959年,聖約翰堂由蘇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租用,至1995年蒙政府關懷,聖堂復歸教會。因年久失修樓蝕頂坍,傾覆在即。教會人士呼籲真神,盼望重修教堂。翌年十月聖堂施修,歷時十五個月完工,堂復原容,餘皆更新,一如當初莊嚴肅穆。 目前,聖約翰堂已作為宗教活動場所開放,蘇州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蘇州市基督教協會的辦公室所在地,江蘇省基督教蘇南義工培訓中心就設在這裡。
三座標誌性大樓分別取了校董和校長的姓以茲紀念。
鐘樓(林堂):行政大樓
維正樓(孫堂):化學大樓
精正樓(葛堂):數學大樓
歷史沿革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清廷不敵英法俄日等國侵略,被迫簽下數紙不平等條約。戰事連連潰敗使政府及百姓喪失了信心,社會呼籲改革及學習列強之長的聲浪日增。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美國基督教會來到中國興辦教育事業。監理會(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是美國基督教重要差會之一,1846年成立,本部設於田納西州。 1879年起會先後在蘇州創辦博習書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宮巷書院(Kung Hang School) ,在上海創辦中西書院(Anglo-Chinese College) 。
1900年決議合併三書院,以宮巷書院為基礎,在蘇州天賜莊博習書院舊址,擴建為大學。 1900年12月制定校董會章程,推林樂知(Young J. Allen)先生(萬國公報創辦人)為董事長、孫樂文先生(David L. Anderson)為校長。二十世紀初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東吳大學正式誕生。
東吳大學創辦初期之二十六年,歷經三位美籍校長孫樂文(David L. Anderson)、葛蟬恩(John W. Cline)及文乃史(W. B. Nance)。這個時期的辦學經費主要來自於捐款及學費。校園內的教學大樓林堂、孫堂及葛堂及教職學生宿舍等設施陸續興建完成,校園規模日益完整。學科發展包括文、理、醫學、神學及法科(在上海崑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學、吳語學校等組成完整的東吳教育體系。各學科除在學術研究上表現突出,更為社會培養無數專業人才。學校以「Unto a Full-grown Man」為校訓強調學生人格的陶冶。
五四運動期間,東吳學生籌組學生會,一般的學生社團則以學術研究、辯論及體育活動為主。東吳大學早期在三位校長的努力下,為日後校務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四運動激發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熱情,為順應中國社會的潮流,東吳大學逐步進行中國化的過程。 1926年首先廢除宗教必修課程,禮拜儀式亦改為學生自由參加。繼而改組校董會,三分之二的成員改由中國人擔任。 1927年楊永清先生當選首任中國校長,訂「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為中文校訓;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正式核准東吳大學在國民政府註冊立案。
此後十年各項校務發展成果豐碩令人矚目。 1930年時學校共有文、理及法三學院,十二系。在教學方面積極募款推動學術研究、加強師資陣容提升教學品質、推動師生以其專業服務社會。校園內主要建築設施均在此階段建成或動工。 1930年學生人數達755人為全國基督教大學之冠。
1937年爆發抗日戰爭,此後八年東吳大學蘇州上海兩校區受戰事影響,輾轉遷徙各地。其間隨戰況發展演變,兩校區或各自遷校或與他校聯合辦學,雖烽火連天但教學活動未曾稍息。直至1945年抗勝利,東吳大學師生紛紛自各地返回上海及蘇州校園,展開復校的艱鉅工作。 1952中共進行系所調整,東吳大學在上海的法學院,併入華東政法學院,會計系併入上海財經學院;在蘇州的文理學院部學係就地移交蘇南師範學院,1952年12月蘇南師範學院改名為江蘇師範學院。 1982年,江蘇師範學院改制為蘇州大學。
1949年秋季大陸易幟,國民政府遷台。東吳大學在台校友倡議復校,1951年籌組董事會,於台北市漢口街借屋設東吳補習學校,設法政、商業、會計及英文四科。 1954年教育部以東吳補習學校辦學績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東吳大學恢復法學院,設法律、政治、經濟、會計四系並附設外國語文學系,為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 1957年購士林外雙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鎮公所贈與之土地共十五甲,此時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長,積極推動建校事宜。
兩年內完成第一棟教學大樓(寵惠堂)及學生活動中心。 1961年全校由台北市漢口街遷至外雙溪現址。至此東吳師生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美麗校園。在台復校的過程艱辛坎坷,衛理公會及美國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會未予支持,物質條件極為窘困。但在董事會苦心奔走,海內外校友及教會熱誠捐助下,東吳依然堅守嚴謹校風踏實辦學,為東吳學子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遷入外雙溪校區後的二十年,是東吳大學在台復校後的關鍵成長期。歷經石超庸(任期1957~1968)、桂崇基(任期1968~1969)及端木愷(任期1969~1983)三任校長。石校長任內全心致力於教學水準的提升,學生成績採嚴格的淘汰率,為學校奠立穩定的根基。 1969年教育部終於核准東吳大學恢復大學建制。
端木校長接任後則積極開創發展,任內增設十二個學系、七個研究所、三個博士班,圖書館、哲生樓、音樂館及教師研究大樓等校舍相繼建成,又在台北市貴陽街設城區部,並興建兩棟教學大樓。教學設施日趨完善,校區規模已然成形。愛校的熱情凝聚了董事會、全體師生及校友,東吳人憑藉著堅強的毅力走過慘淡歲月,培育英才無數,締造了辦學佳績,也贏得社會的認同與支持。
東吳大學經過過去二十年的耕耘,已成為一結構完整的綜合大學。此時期的東吳大學發展為兩個校區。外雙溪校區位於文化風景區,安置文、外語及理三學院;城中校區位於政經文化中心,安置法、商兩學院及推廣部。兩校區均屬台北市的精華區。東吳大學已演變成一有特色、內涵、有製度的精緻大學。歷任校長致力於提升學術研究能力、拓展與國際及大陸的學術交流、推行校務運作制度化,並與社區建立良好互動關係。東吳與附近中小學形成一校群彼此支持。島上各地校友會、系友會及校友總會亦相繼成立。
公元二千年東吳慶祝建校一百年,展望未來東吳大學仍將秉持「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校訓精神,以「教育而得天下之英才」的辦學理念,培育「樸實熱誠堅毅專業通識宏觀」的青年學子。不僅要維護學校作為人才培育的勝境,更在新世紀致力於發展成為學術研究的清源。
東吳大學基督教青年會與惠寒學校
2011年是蘇州大學建校100週年,5月4日蘇州大學惠寒學校成立全國總校,蘇州大學校友、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和談家楨先生被邀請擔任名譽校長。截止到2017年蘇州大學已經在全國建立惠寒學校25所,並且在持續了22年從未間斷的惠寒支教活動中,共有5萬名師生、300餘個團隊踴躍參與,自發捐贈200多萬元惠寒基金,足跡遍及16個省23個市區,1,500多名貧困兒童獲得蘇州大學「惠寒」獎助學金,5,000多名留守貧窮兒童獲益。 (光明日報2017年11月30日)
惠寒學校起源於東吳大學基督教青年會團契,免費招收貧寒子弟,由學校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免費義務上課,以幫助學生完成學業。自從東吳大學基督教青年會創辦惠寒學校以來,雖經歷歷史的腥風血雨,但是惠寒學校中的基督精神卻依然穿透歷史,以不變的實質,溫暖著社會,做光做鹽,見證著基督精神。
基督教青年會是1844年由英國商人喬治·威廉(George Williams)在倫敦創辦,其創辦的最初宗旨是為了改變青年店員的精神生活,後來他的這一模式受到青年的認可,遂發展成為世界性的組織。
基督教青年會1870年後就在中國開始活動,直到1895年才在天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基督教青年會組織。 1896年,基督教青年會各城市組織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大會。它以「發揚基督教精神,團結青年同志,養成完美人格,建立完美社會」為宗旨,以「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為會訓,進行以「德、智、體、群」四育為主的青年服務,並最終將其社會服務的概念和實踐推向中國社會,使「青年會成為在近代中國提倡社會服務、社會重建最力的基督教團體」。 (劉家峰:《中國基督教鄉村建設運動研究(1907—1950)》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 18 頁。)
東吳大學基督教青年會成立於1903年,被稱為學校中基督徒團體的領袖。青年會的宗旨就是發揚耶穌教導做光做鹽的精神,服務社會。因此東吳大學基督教青年會成立之後,會員由那些認同並願意遵守基督教精神、以服務和靈修為目的的師生組成,並不在意和強調是否有基督信仰或是否是受過洗的基督徒。在章程中規定:「凡本校教員及同學贊同該會宗旨者皆可成為會員,於每學年開始時公開徵求會員一次,但教員、同學也可隨時加入本會。」其組織對所有人員開放,只要認同他們的價值觀,都可以不限時間和信仰,這也是他們在當時的東吳大學成為最受歡迎的學生社團的根本原因。但青年會訂立了七條公約,要求全體會員一起遵守:(一)每日必有靈性修養:(二)實行簡樸生活:(三)重兩性貞操:(四)鍛鍊健全體格:(五)言行真誠:(六)嚴守時刻;(七)實踐合作精神。 (張燕,《東吳大學學生社團研究1901-1952》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正是這樣的精神和服務宗旨,讓東吳大學青年會主動去尋找服務社會的機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成立了惠寒學校。
惠寒學校,一開始主要針對東吳大學附近無法上學的貧寒子弟,由青年會成員利用課餘時間,對他們進行課業輔導,免除任何費用。開始是利用晚上的時間,以夜校的形式開班,一年後轉為日校。所有學校日常開支、書籍費用皆由募款而來。學校校長由青年會參與學校的成員公開推舉,為確保學校的工作正常開展,只聘請常任教員一名,除去抗日戰爭期間間停辦,惠寒學校一直延續到1952年。
在師生的努力下,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不斷擴建校舍,而青年會成員為籌得經費,不斷募捐,展開多種形式。 1914年,青年會發動學生自製校服、明信片出售,販賣資金用於惠寒學校支出;1915年、1916年、1918年青年會成員利用課餘時間放映電影,場場爆滿,所有門票收入皆作為惠寒學校的運作資金。
1926年後,惠寒學校成為一所正式的全日制小學,其課程設置等同於公立小學,成績優異者可以被推薦到東吳大學附中免試就讀。
經過青年會成員的努力,這所由學生擔任義務教員的小學在抗戰前夕,6個班級學生人數達到170多人。
惠寒小學1952年轉為公辦小學,後來又與鐘樓小學合併。
除了創辦惠寒學校,並努力把她辦成正規學校之外,東吳大學還創辦了義務夜校和暑期義務學校。
東吳大學青年會成員,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接力服務社會,幫助那些貧寒家庭子弟完成基礎教育,為普及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蘇州大學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繼續承擔惠寒學校服務社會的精神,繼承傳統,將由基督教青年會開創的社會公益繼續下去。基督精神不一定必須以宗教的方式表現出來。基督精神最大的影響,就是他已經融入現代社會的架構中,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價值觀,這是基督精神最成功的也是最榮耀上帝的地方。
透過西方傳教士在近代的傳播,福音在中國大地上,曾經遍地開花。但是隨著風潮雲湧的歷史進程,宗教的外衣逐漸褪去,而基督精神的內核卻從未中斷,他以一種脫離宗教的方式,在現代社會價值觀中烙下深深的印痕。
Leave a Reply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